Yoshitomo Nara - 20th Century & Contemporary Art Evening Sale in association with Yongle Hong Kong Thursday, December 1, 2022 | Phillips

建立您的首份清單。

分享及管理拍品的方法。

  • 「……純白的影像覆蓋了冬天的一切。當時我腦海中並沒有關於美或近似於美的感覺,但那一幕給我留下了印象。」
    —— 奈良美智

    小說家吉本芭娜娜曾推測,「奈良美智所畫的每一條線都像他身體裡的每一個細胞般包含了他人生的所有數據。」i 這一描述用於形容當前拍品可謂恰如其分,今年秋季拍賣會上首次亮相的 《夜行》寧靜而感傷,是藝術家創作生涯早期的一幅典範。《夜行》創作於1994年——奈良在 SCAI the Bathhouse畫廊、Blum & Poe畫廊舉辦關鍵個展的前一年,這是一幅充滿潛力的才華之作,彼時這位年輕藝術家初出茅廬,即將坐享國際盛譽。

     

     

    純白世界的孤寂

     
    《夜行》中,奈良標誌性的粉白色背景裡交織了柔和的粉彩層次,標題所指涉的夢遊小童腳步漂浮,好奇地向後瞥視懸掛在畫面右側的形單影隻的電燈泡。這孩子穿著柔軟的白色睡袍──袍子像卡通裡的幽靈尾巴一樣拖在身後,也可能他剛從水坑裡鑽出來,他的前額大得不成比例,更凸顯一臉年幼無知。他的臉頰似乎暴露在雪天裡一般泛紅,如豆的雙眼望向燈泡釋放的光芒,似笑非笑。作品使人感到在極度的孤獨之中亦有巨大的平靜;光亮與黑暗的結合和奈良的寂寞童年息息相關,是其創作中反覆出現的主題。


    「他的作品讓我想起在異國他鄉度過的寒夜的氣息,童年時窗外雨點的芬芳,在草叢中研究昆蟲時屏住的呼吸,一間有著一扇木門的白墻房間的悲傷⋯⋯沉浸在這樣一個世界的美好氛圍中,讓我感覺像浸完溫泉般如獲新生。」
    —— 小說家吉本芭娜娜談奈良美智的作品

     

    奈良在1995年的一次採訪中談到自己的童年很大程度上在孤寂中度過。作為三兄弟中最小的一個,他在偏遠街區長大,周圍的小朋友並不多。因為父母從事全職工作,大部分時間都只能自處,奈良回憶自己在空蕩無人的家裡只有動物陪伴。他尤其談及後來在德國居住時,童年一段深刻的記憶再度湧入腦海:「……純白的影像覆蓋了冬天的一切。當時我並沒有想到關於美或與之相關的東西,但那一幕給我留下了印象。我在德國生活了八年之久,但在我剛開始彼處的生活時,我感受到了小時候的家鄉氛圍。感覺像不小心回到了舊日時光,我在一個意想不到的地方重新發現了失去的價值。」ii

     

     

    歌川廣重,《蒲原:夜之雪》,出自《東海道五十三次之内》系列,約1833-34年作
    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收藏
    圖片:©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 霍華德·曼斯菲爾德收藏,購買,羅傑斯基金,1936 年,JP2492

     

    值得我們關注的是,奈良正是在那幾年的深思之中創作了《夜行》。研究奈良九十年代的作品及當前拍品時,我們會驚訝地發現這些作品與20世紀兒童讀物之間的近似性。正如藝術家最近所說,「我的作品源於我的童年,而非流行文化……圍繞我的是果園、羊和馬;我是讀童話故事長大的,而不是卡通。」iii《夜行》中的孤獨小孩讓人想起安徒生的《賣火柴的小女孩》甚或J.M.巴利的《彼得潘》中的場景。此外,畫中滲透著一種遐思,或許甚至讓人想起威廉·穆勒「磨坊主的快樂是遠行」那種富有詩意的輕盈,此詩後來由弗朗茨·舒伯特譜成樂曲,毫無疑問這在奈良九十年代所客居的德國是廣為人知的。

     

    藝術家該階段的作品恰如其分地流露出某種平面化的特質,這是奈良致力於使用類似日本木刻版畫風格的爽朗線條作畫的結果。而且,考量日本木刻版畫的影響不無道理:極簡背景下的人物全身和對空間留白的使用貫穿奈良的全部作品,是兩百年後寄託了懷舊追憶的強有力的再現。

     

    「噢遠行,我的快樂,
    噢遠行!
    主人和女主人,
    讓我平靜地走自己的路,
    去遠行。」
    —— 節選自威廉·穆勒的「磨坊主的快樂是遠行」

    黑暗中嬉戲

     

    奈良的作品經常被描述為「kima-kawaii 」:可愛中帶有一點鋒芒,通常蘊含一絲潛藏的黑暗色彩。因此,奈良從文藝復興時期的藝術家處尋找創作靈感或許便不足為奇iv,(光)明與(黑)暗之間的張力通過經典的明暗使用象徵性地結合在一起,奈良的作品亦對此進行了字面及隱喻意義上的雙重探索。從這個角度而言,《夜行》的標題具有諷刺意味:它雖揭示了暗夜行路的曲折,但畫中的步行小童明明身處沐浴於光亮之中的白色房間,與奈良創作中其他類似標題的「夜行」作品明顯不同。這幅畫還帶著一種可與佩蒂邦的作品媲美的調侃意味,癡迷搖滾樂的奈良不會不知道雷蒙德·佩蒂邦為 Sonic Youth 和 Black Flag等樂隊設計的唱片封面。

     

     

    倫勃朗,《密室窗邊的哲學家》,1631年作
    圖片:斯德哥爾摩國家博物館

     

    藝術家筆下著名的眾多夢遊小童以類似的神秘形象出現——有些在黑暗中靜坐,有些則在夢遊——印證了奈良對睡眠、意識和如孩童般無限的想像力等主題的關注。每位遠行者在內心夢想與外部探索兩種狀態之間的臨界存在或許都體現了一種嬰兒般的好奇心,我們的意識便在這種好奇心的引導下從襁褓一路長大成人。無論單獨觀賞還是總體衡量,這些造夢、夢遊、漫步的人物都暴露了一種在童年與成年、善與惡、純真與成熟之間對自我發現和自我想像的求索:這些作品是藝術家的私密快照,其自我反思曾經(且仍然)對他的藝術創作過程異常重要。

     

     

    奈良美智,《最長的夜晚》,1995年作
    大阪國立美術館收藏
    作品:© 奈良美智

    「在奈良於杜塞爾多夫創作的一些早期作品中,關於善惡的寓言瓦解了,純真與毀滅本身合而為一。」
    —— 藝術評論家椹木野衣談奈良美智的作品

    雙眸如豆,明燈若花

     

    把握奈良早期作品中重複刻劃某些主題的傾向對於理解他的藝術創作至關重要。特定類型的線條、構圖設計、用色等關鍵風格特徵不過是藝術家 90 年代作品的特色標識的一部分。而像童話故事中的麵包屑一樣散佈在他作品中的視覺元素——奇異又可愛,且帶有童話色彩——才是將其作品真正與該時代劃分開來的符號,增強了畫作中可被視為童稚情感的普遍遐想的感染力。

     

    「眼睛是靈魂之窗」,這是人們常引用的至理名言。儘管或許有些陳詞濫調,但奈良在創作中對角色眼神的堅定不移的關注表現了對這句話的持續探索。不管這些孩子是睜著或是閉著眼睛,眼睛往往是判斷作品屬於奈良哪一個創作時期的首個指標。在《夜行》中,我們的小主角像啫喱豆一樣瞇起的眼睛幾乎述說著懷疑,呈現了一種高度kima-kawaii感。相對細小、時而緊閉的眼睛在藝術家早期作品中非常典型,感覺就像奈良刻意在這些難以看穿的眼珠裡——瑪瑙、烏黑中略帶祖母綠——保持模糊與隱秘。

     

     

    約翰·辛格·薩金特,《康乃馨、百合、百合、玫瑰》,1885年作
    倫敦泰特美術館收藏
    圖片: akg-images
     

    只需看奈良1994年的一些個展標題,就可以理解這位藝術家在畫《夜行》時懷有的情感。諸如《孤獨的寶貝們》(名古屋白土舍畫廊)、《呼啦呼啦花園》(阿姆斯特丹 Eendt 畫廊)和《睡覺的孩子們的聖誕節》(大阪伊藤喜水晶廳)等標題充斥奈良這一階段的展覽履歷,且可以看到這些展覽均以童年和小孩——困倦、孤獨的孩子——為焦點。在作品《呼啦呼啦花園》(同樣創作於1994年)中,真人般的娃娃穿著飄逸的連衣裙,面部朝下俯臥在花叢中,就像劉易斯·卡羅爾筆下的愛麗絲般在迷人的花叢中嬉戲,甚或讓人想起約翰·辛格·薩金特的《康乃馨、百合、百合、玫瑰》,後者至少在主題上與我們的小夜行者酷似。


    奈良最初的創作中遍佈末端開花的綠色藤蔓,盛放的花朵在其早期作品中頗為常見。開花的藤蔓通常具有隱喻性,例如《燈花》中交織的藤蔓(目前藏於青森美術館)就長出了燈泡,由身著同款金色連衣裙的雙高胎高高舉起。正如官綺雲所總結,「……百合花讓人想起在日本北部特有的花卉品種,是對奈良的成長經歷的指涉,[並且]也起著重要的構圖作用,盤繞的纖細枝蔓將觀眾拉回畫布中心。」v

     

     

    奈良美智,《呼啦呼啦花園》,1994年作
    青森美術館收藏
    作品:© 奈良美智

     

    《夜行》中的燈泡同樣引起了我們的注意,並且一樣以枝蔓形態出現:燈泡很明顯懸掛在一條綠色藤蔓狀的繩索下方,燈泡旁邊繪有幾條直線,暗示燈泡射出的光芒。這本身就是一個寓言——光是生命的象徵,就像植物的存在——燈泡/燈型花是奈良九十年代作品的小主角時常身處其中的一個隱喻:我們可以看到在亮著的燈以及/或許是鮮花的周圍,孩子為其澆水、歌唱,切分或拉扯花瓣、甚或躲入其中。該意象的重複與堅持就像童話故事所使用的象徵,引導觀眾展開思索。

     

    《夜行》中的小夢遊者雙眼斜視、噘著小嘴,流露出懷疑和不確定的情緒,也許還有一點憂慮。根據策展人吉竹美香的說法,「人們認為這些作品描繪的是小女孩或兒童,但我認為它們實際上都是自畫像。」vi 觀照奈良美智重新設計的工作室便不難得出這個結論:狹小的白色空間由多個單隻燈泡照亮。《夜行》這幅獨特的作品面世於奈良內心激烈自我反思的階段,深刻地洞察了一名年輕藝術家的渴望並完美體現了其深藏不露的鄉愁。

     

     

    藏家之選

     

    奈良美智 1959 年出生於日本弘前市,為當代藝術的標誌性巨匠之一。1987年在愛知縣立藝術大學獲得碩士學位後,1988年至2000年在德國生活,於2000年返回日本,在東京生活和工作,2005年移居至栃木。


    藝術家最近的主要巡迴展覽〈奈良美智〉展出了 100 多幅重要繪畫、陶藝品、雕塑和藝術裝置,以及跨越36年職業生涯的700幅紙本作品,是迄今最大的回顧展。該展覽始於洛杉磯郡藝術博物館(2021年至2022年),曾於上海余德耀美術館展出至2022年9月4日,並將移至西班牙畢爾包古根漢美術館和荷蘭鹿特丹當代藝術博物館展出。

     

     

     

    i 吉本芭娜娜,《他畫的線》,英譯本譯者查爾斯·沃森,《奈良美智:搖籃曲超級市場》,展覽圖錄,紐倫堡藝術學院, 2002年,第47頁

    ii 奈良美智,引述於《奈良美智:過一種平凡而安靜的生活》,首次刊於《美術手帖》,第47刊, 第7號, 1995年7月,第34頁 [日文原文:「(そう。)冬なんかだとすべてを覆い尽くす真っ白なイメージ。当時はきれいとかそういう童識はないんだけど、とにかく印象に残ってる。」]

    iii 奈良美智,引述於斯凱·宣威,《奈良美智:“我的作品植根於神話而非卡通”》,衛報,2022年1月7日,載自網絡

    iv 斯蒂芬·特雷舍,《藝術家作為幼犬的肖像》,《奈良美智:搖籃曲超級市場》,展覽圖錄,紐倫堡藝術學院, 2002年,第11頁

    v 官綺雲,《那些大頭娃娃》,收錄於官綺雲編,《奈良美智》,紐約,2020年,第53頁

    vi 吉竹美香,引述於尼克·馬里諾, 《奈良美智所畫即所聽》,2020年7月24日,載自網絡

    • 來源

      阿姆斯特丹,d'Eendt 畫廊
      阿姆斯特丹私人收藏
      瑞士左奧茲,Chesa Büsin 佩斯畫廊
      亞洲私人收藏
      現藏者購自上述來源

    • 過往展覽

      佐茲,佩斯畫廊,〈全權委託〉,2014年2月20日-3月30日

卓越私人收藏

Ο◆✱21

《夜行》

款識:《Nachtwandern》 -2 奈良(日文) 94(畫背)
壓克力 畫布
100 x 100 公分 (39 3/8 x 39 3/8 英寸)
1994年作,此作被收錄於奈良美智線上作品全集之中,登記號碼為YNF1161。

Full Cataloguing

估價
HK$16,000,000 - 25,000,000 
€1,980,000-3,090,000
$2,050,000-3,210,000

成交價HK$19,005,000

聯絡專家

雪鸞
晚間拍賣主管暨專家
+852 2318 2026
CharlotteRaybaud@phillips.com

20th Century & Contemporary Art Evening Sale in association with Yongle

香港拍賣 2022年12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