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yoi Kusama - 20th Century & Contemporary Art & Design Day Sale in Association with Poly Auction Hong Kong Sunday, November 28, 2021 | Phillips

建立您的首份清單。

分享及管理拍品的方法。

  • 草間彌生早於1966 年參加威尼斯雙年展,其經典裝置作品《自戀庭園》在當時造成轟動。二戰後的美國,色域繪畫、行為繪畫等流派紛紛湧現,而草間並未跟從當時的創作潮流,而是由始至終採用專屬自己的藝術理念來對抗這個世界,給當時的紐約帶來了全新的衝擊。1973年草間彌生離開紐約回到日本,當時的美國仍未意識到草間彌生對當代藝術的重要性。 1987年福岡北九洲市立美術館舉辦首次草間彌生回顧展,此次回顧展包含藝術家橫跨四十多年的作品;1989年,在紐約國際當代藝術中心召開「草間彌生回顧展」這次的展覽更是成為西方世界對於草間彌生藝術重新認識的契機。自此之後不僅讓日本對於草間彌生的藝術有了更深刻的認識,也讓世界重新認識到這位元日本女性藝術家對戰後當代藝術舉足輕重之地位。

     

    1989年是草間彌生創作得到國際藝術舞台關注的重要轉捩點,《花》(Lot 187)創作於此意義非凡的時刻,畫面週邊由綠調底色圍繞,其餘則由紫藍鋪滿,底色上加之草間彌生典型的「無限網」筆觸。「無限網」是由草間彌生於紐約深造期間直至如今,橫跨藝術家創作生涯六十年的創作標誌。各異的網線肌理更是隨著藝術家不同的創作時期而有著細膩的變更。《花》中的「無限網」筆觸有著綿密細膩的肌理變化,綠色的邊框底層色調使得邊緣的白色網狀線條顯現為淺黃,與其餘藍紫底色區域的純白網狀線條形成細微的對比,豐富了線條的色調層次變化。

     

    畫面中部油彩底層出現黑色斑點狀圖形,有如分裂遊動的細胞。「細胞分裂與無限繁殖」同樣是草間彌生代表性的創作語藻,「由零生一,再至無限」的創作理念可追溯至曾短暫流行於歐洲的「零群藝術」。而在這「浮游分裂的黑色細胞」之上,畫面中心呈現一顆別致的青綠色梨子,梨子主題再以網狀線條填充。梨子的表面及周圍再衍生出燦爛綻放的花朵。草間彌生出身於栽植買賣種子的家庭,自小對植物花草都熟悉喜愛,花朵對她而言,可說是自己原始分身的一種圖騰象徵。草間彌生曾談及幼時出現的十分可怕的幻象「周圍不斷增生的波點和花,不斷向自己襲來,附在自己身體上,又吸收到自己的身體裡。」七十年代後期開始,草間彌生開始創作一系列具象及抽象及具象題材相互結合的作品。以日常生活中可見的水果、花朵等物件入畫,背景以其網狀線條配合,饒有趣味。然而如《花》(Lot 187)以具有凹凸肌理「無限網」筆觸為背景多重底色變化、「細胞分裂與無限繁殖」的理念,加之抽象具象相結合的主題,可謂是將草間彌生的創作集大成之作。

     

    「我是一個波點。你也一樣,是一個波點。另一個點是那個波點的朋友。地球是一個波點。太陽是一個波點的形狀,月亮也是一個波點的形狀。波點並不以單一個體的形式存在。極權主義下的團結一致,令波點首次得以將自我提升至獨立個體的形式。」—— 草間彌生

    早在50年代初的時候,草間彌生就創作了數量巨大的紙上草稿—其中包括種子、花卉、微型生物及精子細胞等圖案,在往後至今的數十年創作生涯反覆探索與精進,其中的「無限網」及「波點」成為其最負盛名的標誌性創作圖案。六零年代的「無限網」更被視為草間最重要的關鍵創作,而在市場上相繼創下了藝術家的拍賣紀錄。《無限的網》( Lot 188)創作於八十年代末,畫面可見縱橫交織的綠色管狀線條,管道中佈滿著密密麻麻相互疊加的紅黃色圓點。對草間彌生而言,圓點即代表著細胞和分子,屬於生命的最原始構成,是來自宇宙和自然的信號,使不同事物之間產生奇妙的連續性,「由零生一,再生萬物」,以此營造無限繁衍的世界。以此理解,畫面中綠色管裝線條有如顯微鏡下的細胞壁,而紅黃圓點,則為蠢蠢蠕動的細胞分子。畫面巧妙透過三原色的疊加運用,是的視覺上看來,紅黃「波點」彷彿正在綠色的「管道」中緩緩移動,畫面透露著靈動旺盛的生命力。綠色管道之間,則由藍紫色的網狀筆觸連接,《無限的網》將「細胞分裂」、「波點」及「無限網」幾個草間彌生最為重要的創作元素巧妙融合,在顏色和構圖的分布中,創造了獨一無二的動感與生命軌跡,實為集草間彌生眾抽象創作元素的精品之作。

     

    • 來源

      台北,非畫廊
      現藏者購自上述來源

    • 藝術家簡介

      草間彌生

      Japanese

      Named "the world's most popular artist" in 2015, it's not hard to see why Yayoi Kusama continues to dazzle contemporary art audiences globally. From her signature polka dots—"fabulous," she calls them—to her mirror-and-light Infinity Rooms, Kusama's multi-dimensional practice of making art elevates the experience of immersion. To neatly pin an artistic movement onto Kusama would be for naught: She melds and transcends the aesthetics and theories of many late twentieth century movements, including Pop Art and Minimalism, without ever taking a singular path.

      As an octogenarian who still lives—somewhat famously—in a psychiatric institution in Tokyo and steadfastly paints in her immaculate studio every day, Kusama honed her punchy cosmic style in New York City in the 1960s. During this period, she staged avant-garde happenings, which eventually thrust her onto the international stage with a series of groundbreaking exhibitions at the Museum of Modern Art in the 1980s and the 45th Venice Biennale in 1993. She continues to churn out paintings and installations at inspiring speed, exhibiting internationally in nearly every corner of the globe, and maintains a commanding presence on the primary market and at auction.

      瀏覽更多作品

187

《花》

款識:《花》1989 Yayoi Kusama(畫背)
壓克力 畫布
45.5 x 38 公分 (18 x 15 英寸)
1989年作, 並附藝術家工作室之登記卡。

Full Cataloguing

估價
HK$3,000,000 - 5,000,000 
€383,000-638,000
$385,000-641,000

成交價HK$4,788,000

聯絡專家

蘇琬婷
Specialist, Head of Day Sale
+852 2318 2027
danielleso@phillips.com

20th Century & Contemporary Art & Design Day Sale in Association with Poly Auction

香港拍賣 2021年11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