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yoi Kusama - 20th Century & Contemporary Art Evening Sale in Association with Poly Auction Hong Kong Tuesday, November 30, 2021 | Phillips

建立您的首份清單。

分享及管理拍品的方法。

  • 「我的網紋從我體內延展而出、從其所覆蓋的畫布噴湧而出;它們開始覆蓋牆壁、天花板、最後覆蓋了整個宇宙。」—— 草間彌生

     

    《無限網(OPRT)》創作於 2004 年,是日本藝術家草間彌生深具獨創性的《無限網》系列中的一幅經典之作。無數環狀、圓點與曲線組成的錯綜複雜的網格結構像閃爍的薄紗般覆蓋在玫瑰色及珍珠色的帆布畫面上,散發出飄逸的光芒,示意我們走近,將觀者籠罩在詩意的光輝中。纖細的線條猶如千絲萬縷的棉花糖雲朵在畫中微妙綻放。草間彌生將可觀之物與精神空間融為一體,邊界被消解了,畫面遁入無窮,完美體現了藝術家對無限的理解。

     

    宇宙中的一個圓點

     

     


    格哈特·里希特,《深紅》,1994年作

     

     

    此次拍品中的網狀海洋精湛地展現了草間彌生對色彩與紋理的完全抽象化;這挑戰了觀者對空間深度的認知。我們可將其與格哈特·里希特層次豐富的《抽像畫》進行比較。兩位藝術家分別遵循自己獨特的痕跡創作風格在構圖的最前線就繪畫技巧進行大膽實驗。不同之處在於,里希特注重探索意圖與意外的反差,通過刮刀讓形式在偶發中形成、從而降低藝術家手工的重要性;而草間彌生則注重對弧形之網與圓點的重複性創作,每一點都一絲不苟的精確。

     

    草間彌生一直堅持創作過程是作品意義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她用最細微的筆觸填滿《無線網》,每次固定工作長達 50 或 60 小時,一筆一筆勾勒平鋪在桌面或其他平面上的畫布。這樣的創作方式決定了她在創作時不可能看到畫面整體;因此,她的作品更顯珍貴,因為畫作完成時已沒有調整或更改構圖的可能性。

     

     


    李·克拉斯納, 《另一場風暴》,1963年作
    Collection Barbican Centre, London. © 2021 Pollock-Krasner Foundation / Artists Rights Society (ARS), New York

     

    有異於抽象表現主義畫家的豪邁與熱情(見李·克拉斯納《另一場風暴》,1963年),草間彌生《無限網》中那些帶有強迫性的微細筆觸來自於近乎機器般的重複單一的密集動作。然而,畫中密密麻麻爬滿畫布的扇貝形曲線喚起了一種強烈的情感力量;這些曲線以看似無限的波紋型態在畫布上蔓延開來,代表了草間彌生通過她所謂的「自我消除」將個體自我納入宇宙、與其合一的終極願望。

     

    草間彌生與無限

     

    草間彌生於 1929 年出生於日本松本市。她在青春期早期已飽受幻覺折磨,從 10 歲起便看見大批圓點的幻象吞噬周圍的一切,包括她自己。為了應對恐懼,這位藝術家在早期的水墨創作中通過繪畫尋求療癒,「用墨水畫出佈滿畫面的細小圓點,以及用鋼筆描出連綿不段、充滿漸變的蜂窩形狀或巨型植物根莖般的怪異結構」i。早期關於無限的冥想為草間彌生的藝術及人格核心奠定了基礎——她開創了一種受全世界認可與讚賞的獨特美學框架。

     

    1958 年 6月,草間彌生為擺脫家庭問題的困擾前往紐約,渴望「抓住城市中發生的一切,成為明星」ii。僅僅 18 個月後,她便在布拉塔畫廊的首次紐約個展上展出《無限網》 系列,展覽迅速取得成功且收穫廣泛好評;唐納德·賈德購買了一幅作品並發表評論對她進行盛讚。

     

     


    藝術家在紐約工作室,1958-1959年
    ©草間彌生

     

    草間彌生也因此因挑戰當時統領紐約藝術界的剛硬新派畫家而著稱。後來,賈德曾這樣評價她別具一格的作品:「把這幅畫與當時幾乎任何人的作品進行對比,它都更新穎、更具原創性。波洛克、紐曼、羅斯科、萊因哈特等等都得出局。唯一一個可能在短期內和她的水平稍微接近的人是弗蘭克·斯特拉。但是,老實說我認為她比弗蘭克更具原創性。而且很明顯她的影響力會比弗蘭克更持久。 」iii

     

    「我把一生都獻給了圓點,我要反抗歷史。」—— 草間彌生

     

     


    弗蘭克·斯特拉,《穿越德拉華》,1967年作
    匹茲堡卡耐基美術館館藏
    © 2021 Frank Stella / ARS, NY 
     

     

    距草間彌生最初開始創作著名的《無限網》系列近半世紀後問世的《無限網(OPRT)》展示了藝術家的成熟風格。和她早期的油畫不同,該作品的畫布由閃爍的寶石粉色混合白色壓克力顏料繪製而成,體現了草間於二十世紀八十年代早期在媒材選擇上的重要轉向。這一轉向可追溯至其早期在日本畫傳統範疇內進行的水彩實驗。同時,草間彌生選擇干燥時間更短的亞力克,體現了她對於通過藝術創作去理解世界的堅持不懈,以及背後頑強的生命力。正如重要藝評人羅伯塔·史密斯所言,這些晚期畫作「兼具自動創作與沉思冥想的品質;手工勞作的無意識能量不但造就了特殊的觸感,也昭告了自身的必然性。」 iv

     

     

     


    草間彌生,《複述》,1999年作
    拍品編號19 – 富藝斯香港與保利拍賣聯合呈獻二十世紀及當代藝術晚間拍賣,2021年11月30日
    估價 HK$ 15,000,000 - 20,000,000 / US$ 1,920,000 - 2,560,000

     

     

    草間彌生通過儀式性的重複勞作而進行自我消除的強迫性行為並非僅為《無限網》專屬,這實際上佔據了她整個跨媒介創作的核心(見拍品編號 19 – 草間彌生,《複述》,1999年作)。《無限網》系列的獨特之處在於這些畫作公開展示了藝術家的創作過程。當我們聚焦於畫布上的種種細節時,我們的目光將追隨《無限網(OPRT)》的延展無止境地一次次停頓又急轉,前景與底色的繁複交織使人眼花撩亂。雖然這種延伸受到了畫布邊界的限制,但這張閃耀著莊嚴的生命力的網彷彿在向畫框之外蔓延,伸向牆壁、進入房間、將觀者捲入草間彌生的無窮宇宙。

     

    「倘若只有一個圓點,什麼也無法實現。在宇宙中,有太陽、月亮、地球,還有億萬顆星星。我們都生活在宇宙深不可測的神秘與無限之中。」—— 草間彌生

    藏家之選

     

    草間彌生被廣泛認為是我們這個時代最重要的藝術家之一,其作品為全世界多間美術館所收藏,包括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洛杉磯郡藝術博物館、倫敦泰特現代美術館、巴黎蓬皮杜藝術中心以及東京國立近代美術館。

     

    草間彌生在整個職業生涯中先後舉辦過大量個展,包括 1993 年威尼斯雙年展日本館和 2012 年惠特尼美國藝術博物館舉辦的大型回顧展,她憑藉這些源源不斷的個展證明了自己在當代藝術中的領先地位。她最近的展覽包括柏林格羅皮烏斯博物館的回顧展(2021 年 4 月 23 日至 8 月 15 日),及紐約植物園的展覽(2021 年 4 月 10 日至 10 月 31 日)。

     

    草間彌生目前分別在倫敦泰特現代美術館(2021 年 5 月 18 日至 2022 年 6 月 12 日)和邁阿密魯貝爾博物館(2020 年 11 月 18 日至 2021 年 12 月 12 日)舉辦個展,並即將在華盛頓特的赫希霍恩博物館和雕塑園舉辦展覽(展期自2020 年延後,具體日期待定)。

     

     

     

    草間彌生,《無限網:草間彌生自傳》,倫敦,2016年,無頁數

    ii 草間彌生與建畠晢,《草間彌生》,倫敦,2000年,第11頁

    iii 唐納·賈德,引述於安迪.巴特格裡亞〈草間彌生的藝術,友誼與對貓奶的偏好〉,〈藝術新聞〉,2017年11月16日,載自網絡

    iv 伯塔·史密斯〈草間彌生與了不起的波卡圓點,通往偉大的自製旅途〉,〈紐約時報〉,2017年11月3日,載自網絡

    • 來源

      紐約,Robert Miller 畫廊
      丹佛,Ginny Williams 收藏
      紐約,佳士得,2010年5月12日,拍品編號226
      美國私人收藏
      紐約,富藝斯,2015年11月8日,拍品編號1
      現藏者購自上述拍賣

    • 藝術家簡介

      草間彌生

      Japanese

      Named "the world's most popular artist" in 2015, it's not hard to see why Yayoi Kusama continues to dazzle contemporary art audiences globally. From her signature polka dots—"fabulous," she calls them—to her mirror-and-light Infinity Rooms, Kusama's multi-dimensional practice of making art elevates the experience of immersion. To neatly pin an artistic movement onto Kusama would be for naught: She melds and transcends the aesthetics and theories of many late twentieth century movements, including Pop Art and Minimalism, without ever taking a singular path.

       

      As an nonagenarian who still lives in Tokyo and steadfastly paints in her studio every day, Kusama honed her punchy cosmic style in New York City in the 1960s. During this period, she staged avant-garde happenings, which eventually thrust her onto the international stage with a series of groundbreaking exhibitions at the Museum of Modern Art in the 1980s and the 45th Venice Biennale in 1993. She continues to churn out paintings and installations at inspiring speed, exhibiting internationally in nearly every corner of the globe, and maintains a commanding presence on the primary market and at auction.

       
      瀏覽更多作品

顯赫私人珍藏

18

《無限網 (OPRT)》

款識:《OPRT》 Yayoi Kusama 2004 《INFINITY NETS》 (畫背)
壓克力 畫布
193 x 193 公分 (75 7/8 x 75 7/8 英寸)
2004年作,並將附藝術家工作室之登記卡。

Full Cataloguing

估價
HK$15,000,000 - 25,000,000 
€1,700,000-2,830,000
$1,920,000-3,210,000

成交價HK$22,635,000

聯絡專家

雪鸞
晚間拍賣主管暨專家
+852 2318 2026
CharlotteRaybaud@phillips.com

20th Century & Contemporary Art Evening Sale in Association with Poly Auction

香港拍賣 2021年11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