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rdan Wolfson - 20th Century & Contemporary Art Evening Sale in Association with Poly Auction Hong Kong Tuesday, June 8, 2021 | Phillips

建立您的首份清單。

分享及管理拍品的方法。

  • 「當你有了一些想法,然後你被告知它們是不好的,隨後一個內心的審查員也告訴你這些想法是不好的,這樣就沒法活了。你就成了一個囚犯。」—— 喬丹·沃爾夫森

     

    喬丹·沃爾夫森是當今美國最激動人心、談論度最高的年輕藝術家之一。他是一個極具爭議性的人物,使評論家和記者都為之著迷,為之寫下標題諸如《誰喜歡喬丹·沃爾夫森?》i(《Frieze》,2019年12月6日)和 《一部新紀錄片提問:藝術怪才喬丹·沃爾夫森實際上是個壞人嗎?》ii(《DAZED》,2020年5月5日)等無數文章。被稱為藝術界的壞小子,沃爾夫森還被《紐約客》iii 冠以「傲慢挑釁者」的稱號,使爭議本身成為了一種藝術形式。他的作品因其駭人聽聞而備受爭議。比如,他在惠特尼雙年展上展出的VR作品《真實暴力》(2017年)便是藝術家暴力的一次真實展現。他作品中讓觀眾產生反應的能力讓人聯想到馬塞爾·杜尚和他的那些先鋒之作:比如杜尚的標誌性作品,《噴泉》(1917年)。作品中,杜尚將一個簽有「R. Mutt 1917」的小便池交給當時新成立的「獨立藝術家協會」。此舉表達了他對藝術本質的質疑,也震驚了協會。《無題》(2016年)是沃爾夫森的一件佳作,此次為沃爾夫森的作品在亞洲拍賣市場的首次亮相。這件噴墨印刷的畫布作品集合了沃爾夫森藝術風格中的各種主題,其中包括他對科技的精湛使用、對互聯網的迷戀、他的文字貼紙視覺符號和頑劣的紅發男孩;以物質上的形式展現了他善於挑釁的特質。

     

     

     

     

    馬塞爾·杜尚,《噴泉》,1917年作,復制於1964年
    倫敦泰特現代藝術館收藏

     

     

    頑劣的另我

     

    「使人厭煩是藝術創作中一個有趣的策略…如果你煩了,就不會無動於衷。作品操控了我,於是我被觸動了。越軌是關鍵。唯一知道你已成功的方法就是人們覺得不快的時候。」—— 大衛·卓納

     

    喬丹·沃爾夫森,《彩色雕塑》,2016作
    〈喬丹·沃爾夫森:彩色雕塑〉展覽現場,2018年5月3日-8月31日,地下油管空間,泰特現代藝術館,倫敦

     

     

    正如在《無題》中所看到的,沃爾夫森常以一個紅發男孩作為主題;這被《紐約客》解讀為他的另我。《彩繪雕塑》(2016年)或許他最著名的一件作品,該作的標題和意象都可謂頗受爭議。它展現了一個大型電子動畫裝置:一個火紅頭發、卡通式的男孩全身垮垮地被鐵鍊吊起,鍊條將他像個布偶一樣拖拉著、拋擲著。此作品現已成為倫敦泰特現代藝術館的收藏,而這出男孩被「毆打」的場面也被沃爾夫森描述為「真實的暴力」iv。藝術家進一步指出:「這是真實的虐待,不是模擬」iv。觀眾在此見證了「折磨」這種人類體驗,而背景裡的音樂《當一個男人愛上一個女人》,也許是對藝術家就暴力和親密關係等主題的觀點所做出的概括。

     

     

     

     

    達明安·赫斯特,《一千年》,1990作
    攝影:Roger Wooldridge © 達米恩·赫斯特和Science Ltd.,DACS 2012版權所有

     

     

    沃爾夫森的作品讓人想起同樣熱衷於挑釁觀眾的藝術家達明安·赫斯特。赫斯特在其雕塑作品中對類似的主題展開探索,包括死亡本身、死亡的必然性以及科技,並引發觀者的情感反應。出於創造「具有深刻意義的作品」的願望,赫斯特在如《一千年》(1990年)等作品中呈現了一個在蒼蠅堆中處於腐爛狀態的牛頭。作品旨在震撼觀眾,讓他們陷入思考;同時也展現了赫斯特對與人類生死經驗有關的更廣泛問題的關註。此外,本拍品《無題》幽默的本質也讓人聯想到中國玩世現實主義藝術家,岳敏君的作品。他在其繪畫和雕塑作品中註入了毋庸置疑的諷刺性,並通過玩笑的形式所展開的批判。

     

     

     

    岳敏君, 《蘑菇雲》, 2002年作
    2019年11月由富藝斯香港售出
    成交價:HK$2,375,000

     


    「在他的大部分作品中,包括視頻、動畫、牆面作品和雕塑等,沃爾夫森將自己定位為一個性感的異類;他往往創造多個另我——頑皮、討人厭的紅發男孩們:他們在鏡子前跳舞、對自己進行活體解剖、擠青春痘、貶低女性、並捏著藝術家本人的歡愛嗓音說話。」—— 達娜·古德伊爾


    沃爾夫森在作品中使用了一些他從小就熟悉的意象,將它們融入他的紅發男孩形象之中。這其中包括提線木偶節目《豪迪·杜迪》、諷刺雜誌《MAD》中的吉祥物阿爾佛瑞德·E·紐曼,以及《哈克貝利·費恩》中的「破褲子」等元素。iv 因此,沃爾夫森從個人記憶和電視及互聯網的豐富素材中獲取靈感,創造出觀者耳熟能詳的人物,然後通過暴力的手法將這些家喻戶曉的人物從他們的原始語境中抽離,從而使觀者感到震驚和不安。 

     

  •  

    喬丹·沃爾夫森,《無題》(局部),2014作

     

     

    在《無題》中,沃爾夫森將他的紅發主人公置於畫面結構的中心。他似乎在註視著鏡子中的自己,但同時看起來他正從畫面朝外看,與觀眾起到互動的作用。這個調皮的人物回應著觀者的目光,讓觀眾對散落在他詭異藍色世界中的神秘貼紙和到處亂竄的老鼠提起興趣。這個男孩似乎在畫的另一個層面——一個淺藍色、散布著文字的維度之中。此外,有趣的是,藝術家將老鼠的形象置於他的另我之上,盡管這便將觀者的註意力集中在了男孩正回頭看向我們的倒影之中。這個目中無人的人物伸手觸摸一個可見的表面,將自己和倒影切實地聯系在一起,由此強調了男孩形象自鏡中映出的概念。他的肢體語言反映在鏡子裏:他彎曲著的膝蓋強調了他破損褲子上參差不齊的碎布條,讓人聯想到哈克貝利·費恩。他身旁散落著一頂倒置的草帽;雖然這個圖像並不清晰。綜上所述,沃爾夫森在這幅可以說是並無邏輯的作品中通過紅發男孩的形象,用一種隱藏的敘事意義來嘲弄觀者。

     

     

     

     

    本拍品(局部)

     

     

    與神秘打交道

     

    「(沃爾夫森)拒絕表明他的意圖:在作品中尋找意義,就像在一個鏡面迷宮中跌跌撞撞地尋找出路。」—— 達娜·古德伊爾

     

    《無題》這幅由電腦制作的,奇幻、混亂、色彩明亮的布面噴墨印刷作品以其細致和華麗的視覺圖像使觀者迅速為之傾倒。炫目的猩紅色液體(也許是血)黏黏地自畫布上緩緩淌下,在圖像中心放肆的紅發男孩和幾乎完全被掩蓋的豹紋「貼紙」周圍形成一個凹陷的輪廓。貼紙上生動的豹紋誘惑著觀者;在它上面,一只動畫式的飛蟲笨重地盤旋著。沃爾夫森顯然對現代科技很在行,他將文字散布在整個畫面中來進行視覺上的干擾,並將一只大老鼠放置在中間。老鼠用金屬鏈吊起一只垃圾桶——他或許是要用來餵身後的三只小老鼠。此外,盡管畫面第一眼看起來是扁平的,藝術家卻成功地在作品中創造了層次感和深度感。這種效果是通過加入陰影來實現的,並為作品增添了一種奇幻的現實主義元素。從老鼠、飛蟲和滲出的紅色液體輪廓背後的陰影中便可看出,沃爾夫森在液體上再加入了白色的高光,以體現其三維立體感。

     

     

     

    本拍品(細節),旋轉後所顯示的文本

     

     

    沃爾夫森的作品既神秘又不設任何限制;他將一切進入腦海的畫面融入創作,毫不擔心他人的看法。作為一名挑釁者,藝術家用他的圖像來刺激觀者,盡管它們往往難以破譯。像本件紅發男孩畫作一樣,在作品中使用「貼紙」也是沃爾夫森熱衷的主題。他的作品遍佈著神秘並有時相互對立的文字標語。在《無題》中,沃爾夫森將小貼紙融入他的形象化作品中,像是被隨機地粘貼於畫面之中。上面印著「觸摸即是仇恨!」、「蘇格拉底是個混蛋!」、「每當我閉上眼睛,我都會問卡夫卡會對我所未看到的這些東西說些什麽」,以及「死亡是不是一個得了生之絕癥的妓女,只有當皮條客高興的時候,它才大叫『治好了』?」等文字。這其中的蘇格拉底被公認為是西方哲學的奠基人,對西方哲思產生了深刻的影響。沃爾夫森並沒有說明他為什麽認為蘇格拉底是個「混蛋」,但這卻引發了觀眾更深層次的思考,既讓人們感到疑惑也叫人揶揄。沃爾夫森將這句特定的宣言放在黑猩猩圖像旁邊,帶有其暗示性;用猴子和猩猩的形象來表達他對人性的看法也是班克斯式的。或許藝術家是數字領域的班克斯,盡管他明顯更為神秘。

     

     

     

    拍品編號22,班克斯,《笑在當下-層板A》,2002年作

     

     

    「我絕不是那種通過震攝人們而使他們變得更循規蹈矩的道德說教者。」—— 喬丹·沃爾夫森

     

    沃爾夫森有使人震驚的能力,像是那條在《無題》從馬桶中伸出的手和旁邊的標語「抱歉!這是我用來打手槍的手。;^)」。在這裡,他並未想要指涉任何更廣泛的社會或政治議題,但卻通過這種粗俗的笑話來達到娛樂效果。確實,正如畫廊總監Emma Fernberger在關於藝術家的紀錄片《Spit Earth: Who is Jordan Wolfson?》(2020年)中所評論道:「他希望自己身上有令人厭惡的一部分。」vi沃爾夫森認為藝術世界是保守的,而他也不願遵循這個體制內的規則。他敲著自己的鼓點一路前進,吸引著支持者和反對者雙方;無論他們是喜歡還是討厭他的作品,最後都與他的藝術進行互動。

     

     

    藏家之選

     

    喬丹·沃爾夫森自2013年起由卓納畫廊代理,並在美國和海外都不斷獲得人們的廣泛關注,成為一個家喻戶曉的名字。他的作品曾於2014、2016和2018年在卓納畫廊的紐約空間舉辦個展。近期,在2020年,卓納畫廊還為藝術家舉辦了展覽《藝術家、朋友、種族主義者》。隨後,該展覽又在倫敦的賽迪HQ畫廊展出。他在卓納畫廊的裝置作品極受歡迎,引來了參觀者在畫廊外的街區排隊等候,由此證明了他引發觀眾情感和精神上反應的能力。極具意義的是,在2017年,沃爾夫森受邀參加惠特尼雙年展,並展出了作品《真實暴力》(2017年)。藝術家多樣化的作品被美國、歐洲和亞洲的文化機構和私人收藏家所收藏,其中包括倫敦泰特藝術館、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和斯德哥爾摩當代美術館等。2021年,他將於澳大利亞帕克斯的澳洲國立美術館舉辦個展;2022年,他神秘的作品將在義大利都靈的利沃利城堡當代藝術博物館展出。

     

     

    i Diana Hamilton,《誰喜歡喬丹·沃爾夫森?》,〈Frieze〉,2019年12月6日刊,載自網路
    ii Ashleigh Kane,《一部新紀錄片提問:藝術怪才喬丹·沃爾夫森實際上是個壞人嗎?》,〈DAZED〉,2020年5月5日,載自網路
    iii 達娜·古德伊爾,《喬丹·沃爾夫森的傲慢挑釁者藝術》,〈紐約客〉,2020年3月16日,載自網路
    iv Stuart Jeffries,《采訪:喬丹·沃爾夫森:「這是真實的虐待,不是模擬」》,〈衛報〉,2018年5月3日,載自網路
    v 達明恩·赫斯特,引述於自達米恩·赫斯特特、戈登·伯恩,《上班路上》,倫敦,2001年,第128頁
    vi 羅尼·沙宣、詹姆斯·克魯普, 《吐在地球上:誰是喬丹·沃爾夫森?》,2020年5月1日,載自網路

    • 來源

      香港,卓納畫廊
      亞洲私人收藏
      現藏者購自上述來源

36

《無題》

噴墨 畫布 裱於鋁板
178.4 x 151.8 公分 (70 1/4 x 59 3/4 英寸)
2016年作

Full Cataloguing

估價
HK$800,000 - 1,200,000 
€84,500-127,000
$103,000-154,000

成交價HK$2,016,000

聯絡專家

雪鸞
晚間拍賣主管暨專家
CharlotteRaybaud@phillips.com

20th Century & Contemporary Art Evening Sale in Association with Poly Auction

香港拍賣2021年6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