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rhard Richter - 20th Century & Contemporary Art Evening Sale in association with Yongle Hong Kong Thursday, December 1, 2022 | Phillips

建立您的首份清單。

分享及管理拍品的方法。

  • 格哈特‧里希特《抽象畫 (774-1)》首次現身拍賣市場,充分展現了藝術家精湛的繪畫技巧及概念方法,是其最著名的抽象作品中的典範之作。《抽象畫 (774-1)》同時體現了空間的模糊性、視覺的複雜性與富有觸感的物質性的共同作用,呈現了自發性與編排性相結合的美感。

     

    「我將其部分摧毀,部分添加;就這樣斷斷續續地進行著,直到沒有什麼可以修改,這幅畫也就完成了。到那時,它就成為了我所能理解的東西,這一理解正是基於它所呈現給我的,因為它既難以言說又無懈可擊......這是一種經過高度計劃的即興創作過程。」
    —— 格哈特·里希特

     

    里希特在1976年畫了第一幅抽象作品,並於1980年代起在這些畫作中使用刮板,以此在創作中引入偶然性。《抽象畫》創作於1992年,距里希特第一次嘗試類似構圖已逾十年,彼時他剛剛開始在作品中使用彩色長條與單色色調。具體看此次拍品,對比鮮明的柱狀線條垂直掃過畫面,筆觸的動態感蘊含了一種強烈的不安。在藝術家剛勁、雄健的運筆之下,層層交疊的顏料形成了令人著迷的景深。

     

     

    抽象主義高峰

     

    1990 年代初期被廣泛認為是里希特對抽象本質進行美學探索的全盛時期。在此期間,里希特反復回歸條紋和網格的作品構圖,體現其將柔和、低沉的調色板與明亮色彩結合運用的進一步探索。當前拍品中,藝術家巧妙地通過深紅色色層與偏明亮的藍色及綠色色調相結合,構建精湛的視覺效果。

     

     

    此次拍品(左)
    及由漢諾威再保險基金會永久借予漢諾威史普格爾博物館的《抽象畫 (774-2) (右)
    藝術家工作室,科隆
    © 2022 格哈特·里希特 (0229)
     

    當前拍品於1992年羅馬Zerynthia當代藝術協會舉辦的展覽〈格哈特‧里希特:山〉上首次亮相,讓人懷想連綿的綠茵與起伏的山峰。作為藝術家為1992年展覽特別繪製的七件作品的其中之一,此次拍品堪稱里希特頂尖的抽象作品中最為純粹之作。《抽象畫(774-1)》是這批展覽作品中進入拍賣市場的最後一幅。其姊妹作品(見上文)永久借予漢諾威史普格爾博物館;展覽中的其他畫作要麽已被銷毀(774-3),要麽已在拍賣會上出售。

     

    「自1981年的瑞士山景系列以來,里希特對這種自然事件的興趣(遙遠、雄偉、在某種意義上已經是『繪畫本身』)已成為他作品的常見特徵。」
    —— Massimo Carboni為〈山〉撰寫的展評,1992年發表於《藝術論壇

     

    《抽象畫 (774-1) 》創作於里希特在倫敦泰特現代美術館舉辦突破性回顧展之後一年,代表了藝術家職業生涯中的高峰時刻,里希特斬獲了評論界前所未有的讚譽。《抽象畫 (774-1) 》中三原色占主導地位,讓人聯想到明亮的天空、甘美的草地和雄偉的山景——明亮的綠色和柔和的藍色彼此交融,滲入深石榴紅色的背景。這些顏色讓人想起樹木與草叢在風中輕輕蕩漾而泛起的綠色漣漪。不連貫的筆觸、自然主義的配色方案、以及關於天空和土地的回憶,都讓人想起保羅·塞尚著名的聖維克多山繪畫。「劃分畫作表面的垂直條紋」喚起展覽標題所指涉的山脈意象,給人一種莊嚴、嚴肅、漠視周遭之感i

     

     

    保羅·塞尚,《聖維克托瓦山和弧河谷的高架橋》,1882-85年作
    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收藏
    圖片:©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 H. O. Havemeyer 收藏,H. O. Havemeyer 夫人遺贈,1929 年,29.100.64
     

    然而,正如抽像畫的本質所預示,人們只能根據自己的感知來解讀里希特作品的主題。如藝術家本人所概述:「我們覺得繪畫有趣,只不過是因為我們尋找看似熟悉之物。[...]基本上,我們總是試圖確定畫面與某種表象的關係。這和辨識特定主題沒有關係。」ii

     

    「抽像畫還是展示了一些東西,只是展示的是不存在的東西。但它們仍然遵循與具像作品一樣的要求:需要一定的體系、需要結構,需要觀衆能夠看著它説出,『它幾乎是什麼。』但它實際上什麼都不代表。它觸發你的感情,即使它向你展示了一個技術上不存在的場景。」
    —— 格哈德·里希特

     

    里希特自1990年起幾乎只專注於抽象繪畫,他在此期間的作品亦越來越傾向於極簡主義抽象,變得更具結構性,垂直和水平條紋支配構圖、抵消了畫面的深度和平面感,如《抽象畫(774-1)》所示。里希特一再回歸條紋和網格構圖,並不時使用更為柔和、憂鬱的調色來統一明亮的色彩。當前拍品中的底層顏料採用了深紅色,這是里希特作品在該時期的代表性特徵。

     

     

    被博物館收藏的1992年《抽象畫》系列作品

  • 自發的編排

    「我從未發覺模糊的畫布中有任何欠缺。恰恰相反:妳可以在其中看到比在清晰聚焦的圖像中更多的東西。」
    —— 格哈特‧里希特
    里希特的《抽象畫》系列是其運用刮板創作的精湛呈現,該創造性方式是使他的抽象畫面充滿生機的關鍵。里希特利用一把寬闊刮板的移動,在停促頓挫之間抹平、混融顏料,使顏料下方的畫面部分被遮蔽、部分被暴露。顏色、肌理和層次交織在一起,凝聚成畫布上美麗的有機「意外」。

     

     

    此次拍品細節

     

    碩大的刮板將厚重的厚塗油彩拖過畫布,營造了一種亂中有序的深邃。明亮的原色顏料條紋層層交錯和混合,營造出一種催眠般的沉浸式觀看體驗。里希特在《抽象畫 (774-1) 》中用模糊化的顏色創造了一個難解之謎引誘觀眾,他鼓勵觀者尋找熟悉的形式,但同時拒絕提供一個決定性的答案,他認為這為作品打開了闡釋的大門。

     

     

    左:喬治·修拉,《海景》,1890年作
    圖片:© 華盛頓特區國家美術館,D.C. Paul Mellon 夫婦收藏,2012.89.8

    右:喬治·修拉,《諾曼底 Port-en-Bessin 的海景》,1888 年作
    圖片:© 華盛頓特區國家美術館,W. Averell Harriman 基金會紀念 Marie N. Harriman 的禮物,1972.9.21

     

    在里希特的這幅畫中,自然以模棱兩可的形式再現,而從未被固化為實際輪廓。這促使觀眾去欣賞作品的物質性,如同凝視一件奢華的紡織品。在畫布上橫掃和掠過,這些精心繪製、極具衝擊力的彩色顏料層次激發了一種視覺上的參與,就像點畫畫家喬治·修拉的作品以及色彩研究中的視覺混合理論。里希特看似客觀和純粹抽象的作品不是對自然的主觀記錄,而旨在讓觀眾磨練自己的視覺感受,專注於觀看經驗本身。

     

    「就好像現實中發生的現像不是簡單地安排在我們『 面前』,而是作爲一種連貫的、有改造力的具體存在和心理投射,直接穿過我們。里希特還在這些畫作中嵌入了一種哲學層面的、或至少是觀念層面的反思,涉及視覺的意義、觀看行為的意義,以及我們與外部世界建立的光學關係。」
    —— Massimo Carboni為〈山〉撰寫的展評,1992年發表於《藝術論壇

     

    層次、運動方向、顏料厚薄差異固然出自里希特的精湛構思;但他讓這些元素在畫布上自發互動,完美體現了自然界中天然的偶然性本色。因此,《抽象畫 (774-1) 》堪為主觀性和客觀性、偶然性和計劃性之間的完美平衡。雖然依賴於偶然性和自發性,但是作畫過程離不開精心建構:「……這種建基於任意選擇、偶然性、靈感與破壞的方法可能會產生特定類型的畫面,但它永遠不會產生事先預想的畫面。每幅畫的誕生都離不開繪畫邏輯或視覺邏輯的演變:它的出現必須看上去不可避免。我希望用這種不計劃結果的方法,達成隨機出現在視野內的自然(或現成景觀)所始終具有的那種連貫性與客觀性。」iii

     

     

     

    藏家之選

     

    格哈德·里希特於 1932 年出生於德累斯頓,在變化多端的政治和文化環境中成長。他於1951年首次加入德累斯頓美術學院,並於 1961 年與西格瑪爾·波爾克一起進入杜塞爾多夫學院學習。六十年來,里希特的創作持續探索色彩與形式、抽象與表現之間的關係,是藝術史上最偉大的抽象派巨匠。

     

    里希特於1990 年代——當前拍品的創作年代——實現了多項職業里程碑。 他於1995年榮獲耶路撒冷沃爾夫藝術獎; 1997年獲第47屆威尼斯雙年展金獅獎、東京世界文化獎,同年在第十屆卡塞爾文獻展展出《圖集》。 1998 年,里希特獲得了多項獎項,包括韋克斯納獎、美國藝術暨文學學會外籍榮譽會員以及北萊茵-威斯特法倫州大獎。

     

    剛過去的2022年2月9日是里希特90歲大壽,他將在祖國德國舉辦三個展覽以表慶祝,其中在家鄉德累斯頓舉辦的展覽由藝術家本人策劃,這次極具個人性的展覽包括里希特創作的最後一幅油畫,與此同時藝術家迄今為止的作品全集將獲盛大出版。

     

     

    i Massimo Carboni 著,《格哈特‧里希特:羅馬 Zerynthia 當代藝術協會》,《Artforum》,第31集,第7號,1993年3月,載自網絡
    ii 格哈特‧里希特,引述自Robert Storr,‘格哈特‧里希特訪談’,《格哈特‧里希特:繪畫四十年》,紐約,2003年,第304頁
    iii 格哈特‧里希特,引述自格哈特‧里希特, Elgar Dietmar, 漢斯·烏爾里希·奧布里斯特,《格哈特‧里希特–文選:寫作、訪談與信件1961-2007年》,倫敦,2009年,第256頁

    • 來源

      羅馬,Mario Pieroni 畫廊(直接購自藝術家)
      德國私人收藏
      桑腾,Schönewald Fine Arts 畫廊
      舊金山,Anthony Meier Fine Arts 畫廊
      布魯塞爾私人收藏
      現藏者購自上述來源

    • 過往展覽

      羅馬,Zerynthia 當代藝術協會,〈格哈特‧里希特:山〉,1992年10月3日-12月6日,第25頁(圖版)

    • 文學

      Benjamin H.D. Buchloh 編,《格哈特‧里希特: 作品概覽 / 作品編年集 1962-1993年》,第3集,奧斯特菲爾登-瑞特,1993年,編號774-1(圖版)
      Emanuele Garbin 著,《世界的邊緣:格哈特·里希特繪畫中的凝視形式》,威尼斯,2011年,第154頁
      Dietmar Elger 著,《格哈特‧里希特: 作品編年集,第4集:編號 652-1-805-6(1988-1994年)》,奧斯特菲爾登,2015年,編號774-1,第483頁(藝術家工作室圖版,第482頁)

    • 藝術家簡介

      格哈特‧里希特

      German • 1932

      Powerhouse painter Gerhard Richter has been a key player in defining the formal and ideological agenda for painting in contemporary art. His instantaneously recognizable canvases literally and figuratively blur the lines of representation and abstraction. Uninterested in classification, Richter skates between unorthodoxy and realism, much to the delight of institutions and the market alike. 

      Richter's color palette of potent hues is all substance and "no style," in the artist's own words. From career start in 1962, Richter developed both his photorealist and abstracted languages side-by-side, producing voraciously and evolving his artistic style in short intervals. Richter's illusory paintings find themselves on the walls of the world's most revered museums—for instance, London’s Tate Modern displays the Cage (1) – (6), 2006 paintings that were named after experimental composer John Cage and that inspired the balletic 'Rambert Event' hosted by Phillips Berkeley Square in 2016. 

      瀏覽更多作品

顯赫私人珍藏

Ο◆✱8

《抽象畫 (774-1)》

款識:774-1 RICHTER 1992(畫背)
油彩 畫布
200 x 180.3 公分 (78 3/4 x 70 7/8 英寸)
1992年作

Full Cataloguing

估價
HK$80,000,000 - 120,000,000 
€9,850,000-14,770,000
$10,260,000-15,380,000

成交價HK$89,375,000

聯絡專家

雪鸞
晚間拍賣主管暨專家
+852 2318 2026
CharlotteRaybaud@phillips.com

20th Century & Contemporary Art Evening Sale in association with Yongle

香港拍賣 2022年12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