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yoi Kusama - 20th Century & Contemporary Art & Design Day Sale in Association with Poly Auction Hong Kong Sunday, June 6, 2021 | Phillips

建立您的首份清單。

分享及管理拍品的方法。

  •  「南瓜很惹人愛,而且它們如此狂野和幽默的氛圍總是不斷地打動人心。我喜愛南瓜...從童年時代起,它們就是我的精神家園,它們以其無窮無盡的性靈為全世界人類的和平做出貢獻...它們使我感到平靜。南瓜給我的心中帶來詩意的寧靜。」           ——草間彌生

     

    南瓜或許是草間彌生最具標誌性的主題,七十多年來,南瓜作為一種寓言和一種本能形式的自我寫照,被這位日本藝術家運用在其繪畫、素描、雕塑和裝置作品中。

     

     

    被南瓜「充滿魅力且人見人愛的形態、豐厚樸實的特質,以及紮實可靠的精神基礎」所吸引,草間彌生對南瓜的熱愛可以追溯到其幼年時期。草間彌生1929年生於日本松本市一個經營種子農場和植物苗圃的商人家庭;在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糧食短缺的年代,她家滿倉的南瓜是整個村莊不可或缺的命脈。草間彌生從小學就開始臨摹南瓜,也正是在那個時候她開始產生各種鮮活的幻覺,而這些幻覺則在後來定義了她的藝術生涯。伴隨著「閃光、光環,或⼤⽚密集的圓點」,花朵開口對她說話,織物上的圖案也活了過來,不斷地倍增並緊逼著要將她吞噬和抹滅。 [1]

     

    這些幻象般的波點和花朵讓年幼的草間彌生感到害怕,但她卻發現自己從南瓜處獲得慰藉:「第一次見到南瓜是在小學的時候,和祖父一同來到一大片種子收成的地裡。」草間彌生在其自傳中回憶道。「就在那裡:一個南瓜有人的腦袋那麼大...它馬上用最生動的語氣對我開口說話。」 [2]

     

    1940年代末在京都市立工藝美術學校學習時,草間彌生持之以恆地畫著南瓜,而她最早期的南瓜是以源自明治時代的縝密且正式的「日本畫」風格所繪製的。由於該傳統日式風格的刻板無法使她獲得滿足,草間彌生開始將興趣轉向歐洲和美國的前衛藝術,並開啟了她長達十四年的紐約旅居生涯。1970年代回到日本時,疾病纏身,且因伴侶去世而傷心欲絕的草間彌生住進了一家精神病療養機構。那時,南瓜再次出現在草間彌生的作品中,並且在十年後結合重複出現的波點,將自童年時代起就對草間彌生有著重要意義的兩大主題融為一體。南瓜,這一使她感到安心和快樂的圖像,在她那攝人心魂,連綿不絕的波點中獲得了「自我抹消」。它們是草間彌生發自肺腑的自我描繪:是她從自己的重負,甚至是如麻的內心,以及長期糾纏的幻覺和抑鬱中的出逃。

     

    《南瓜》(1990年)由草間彌生所繪,並由富士電視台畫廊售出,該畫廊在日本當代藝術的興起中應運而生,且是第一家在日本展出草間彌生繪畫和雕塑作品的畫廊。此時恰逢藝術家重新回歸公眾視野的一大重要事件:她於1989年在紐約國際當代藝術中心舉辦了首個回顧大展,該展覽標誌著草間彌生的作品在美國和歐洲再掀狂潮,而她也在那一年成為了首位出現在《Art in America》雜誌封面的日本藝術家。這一復蘇引起了日本社會重新認識她的作品:創作《南瓜》(1990年)僅一年之後,草間彌生為富士電視台畫廊的重要展覽創作了《鏡屋》(南瓜),而該作亦於1993年的威尼斯雙年展中展出。她成為歷史上首位在威尼斯雙年展舉辦個展的日本藝術家(傳統上,日本藝術家的展覽為二至三人的群展),且成為有史以來首位在這一顯赫的藝術活動中展出的日本女性。在其創作和表演過程中,草間彌生將空間的牆面、地板和天花板漆成黃色,再飾以黑色波點。空間中央放置了一間方塊鏡屋,裡面裝滿紙漿製作的南瓜。觀者可以透過貓眼探視無窮無盡的南瓜圓點,並且能夠直接凝視創作者本人,親身探識這位傳奇藝術家獨特的內心世界。

     

    正如學者、策展人亞歷山德拉·孟璐所闡釋的,草間彌生的藝術使她「不僅屈服於自己的瘋狂,而且戰勝了自己的瘋狂;創傷須得徹底獲得轉變才能將其美麗和涵義傳遞給他人。」 [3]

     

    [1] 普里西拉·弗蘭克,《日本藝術家草間彌生將使2017年無限更好》,《赫芬頓郵報》,2017年2月9日,載自網路

    [2] 草間彌生引述於草間彌生,《無限之網:草間彌生》,倫敦,2016年,第75頁

    [3] 亞歷山德拉·孟璐,《天地之間:草間彌生的藝術》,載於《永恆的愛:草間彌生1958-1968年》展覽圖錄,洛杉磯郡藝術博物館,1998年,第81頁

     

     

     

     

     

     

    • 來源

      東京,富士電視畫廊
      日本私人收藏
      現藏者購自上述來源

    • 藝術家簡介

      草間彌生

      Japanese

      Named "the world's most popular artist" in 2015, it's not hard to see why Yayoi Kusama continues to dazzle contemporary art audiences globally. From her signature polka dots—"fabulous," she calls them—to her mirror-and-light Infinity Rooms, Kusama's multi-dimensional practice of making art elevates the experience of immersion. To neatly pin an artistic movement onto Kusama would be for naught: She melds and transcends the aesthetics and theories of many late twentieth century movements, including Pop Art and Minimalism, without ever taking a singular path.

       

      As an nonagenarian who still lives in Tokyo and steadfastly paints in her studio every day, Kusama honed her punchy cosmic style in New York City in the 1960s. During this period, she staged avant-garde happenings, which eventually thrust her onto the international stage with a series of groundbreaking exhibitions at the Museum of Modern Art in the 1980s and the 45th Venice Biennale in 1993. She continues to churn out paintings and installations at inspiring speed, exhibiting internationally in nearly every corner of the globe, and maintains a commanding presence on the primary market and at auction.

       
      瀏覽更多作品

亞洲私人珍藏

179

《南瓜》

款識:YAYOI KUSAMA 1990《南瓜》(畫背))
壓克力 畫布
53 x 45.5 公分 (20 7/8 x 17 7/8 英寸)
1990年作,並附藝術家工作室之登記卡。

Full Cataloguing

估價
HK$4,800,000 - 6,800,000 
€505,000-716,000
$615,000-872,000

成交價HK$12,592,000

聯絡專家

蘇琬婷
日間拍賣主管暨副專家
DanielleSo@phillips.com

20th Century & Contemporary Art & Design Day Sale in Association with Poly Auction

香港拍賣2021年6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