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k Seo-Bo - 20th Century & Contemporary Art Evening Sale in Association with Poly Auction Hong Kong Tuesday, June 8, 2021 | Phillips

建立您的首份清單。

分享及管理拍品的方法。

  • 「對朴栖甫來說,『繪畫』是『擦除』;而相反的,『擦除』又是『繪畫』。去繪畫,或擦除繪畫,這一填充和清空的過程正是朴栖甫的人生。」—Soukyoun Lee


    朴栖甫不僅是當代韓國藝術的先驅,也是1970年代韓國單色畫藝術運動的領軍人物。他的藝術生涯跨越了數十年,讓全世界的觀眾為之傾倒。他最著名的作品是來自他從1960年代中期開始創作的《描法》系列中引人入勝的單色畫。這件進入拍賣的作品《描法第15號》(1977年)是創作於他藝術生涯關鍵時期的一幅重要畫作。該作創作於他在1975年參加東京畫廊舉辦的開創性展覽《五位韓國藝術家:五種白》後不久。在這個單色畫首次現身國際的展覽中,朴栖甫與权權寧禹、李東燁、許熀和徐承元一同參展。展覽一舉將他的藝術生涯推向了耀眼的高度,自此確立了他在世界範圍內的聲譽。1931年出生於韓國慶尚北道漣川,朴栖甫深受朝鮮戰爭(1950-53年)以及南北朝鮮分裂之影響,其作品與「韓國性」有著本質的聯繫。的確,韓國的抽像美學正是戰後、後殖民主義時代語境下重建文化之願望的產物,而藝術家被公認為這一美學風格的先驅人物。


    單色畫和戰後韓國的語境

     

    「一直以來,白色一直與韓國人民有著一定的聯繫。它不僅是我們傳統美學的代表色,而且也是我們精神承載的象徵……簡而言之,白色不僅僅是它所展現的表象而已。換言之,它對我們來說先是一種精神上的東西,其次才是一種顏色。白色首先展現給我們一個小宇宙,然後才是一種顏色。」—李逸作為一種鮮明的韓國藝術形式,單色畫為傳統亞洲美學注入了新的生命力,但它的崛起則是來自戰爭年代的創傷以及隨後幾十年對身份苦苦尋找的影響。與西方戰後藝術往往側重於打破固有傳統的形式不同,在經歷日本殖民以及朝鮮戰爭所帶來的國家分裂的苦痛之後,韓國藝術家在作品中體現了重新建立和想像自己的民族、文化身分的強烈願望。單色畫在創作方法上具有明顯的沉思性,從抽象和極簡主義等形式中汲取靈感,並利用白顏色來建立一種獨特的「韓國性」,即為空白的空間賦予新的意義,並喚起一種顯著的精神性。確實,研究單色畫運動的重要學者尹晉爕博士將這一名稱描述為「對專注於重複的過程和材質的特定性的藝術之體現,而它具有沉思性的本質與西方的極簡主義和單色畫所遵循的理性和邏輯卻是完全相反的」1。此外,雖然典型的大尺幅單色畫常被拿來與戰後西方的單色繪畫運動相提並論(比如,羅伯特·勞森伯格的《白色繪畫》),但是《描法第15號》(1977年)等作品卻具有獨特的韓國特質以及朴栖甫等藝術家進行創作的特定語境。


     


    羅伯特·勞森伯格,《白色繪畫》(三聯作),1951年作

    舊金山現代藝術博物館收藏

    Ecriture 

    《描法》

     

    「當我漫無目的地不斷重複畫這些線條時,我意識到自己以一種類似和尚敲打木鱼念誦經文的方式在清空自己。作為一個相信東方哲學中天人合一理念的韓國人,我相信這對我來說是正確的藝術創作方法。」—朴栖甫

    伴隨著中國古代哲學家和老子和莊子的著作給朴栖甫帶來精神上的覺醒,藝術家在1960年代中期開始創作他標誌性的系列作品《描法》,而老莊思想則為他開創性的作品奠定了哲學上的基礎。建立在他對東方哲學的興趣之上,《描法》較之早期受無定形藝術影響的作品(如1960年代初的《原生質》系列),顯然要更加輕盈。的確,《描法第15號》等作品中充滿沈思的特質源於他對道家和佛教哲學的興趣。同時,他充滿動態、連綿不絕的線條也體現了書法對他的影響。「 Écriture」為法語「書寫」之意,朴栖甫的《描法》系列使用鉛筆在還未乾的白色畫布表面繪出圖案,通過繪畫對書法和書寫進行融合。在《描法第15號》中可以看到,朴栖甫用流暢的螺旋形狀創造出一個優美的象牙白表面,將這兩種元素通過超然、完整的圖像合二為一。這些螺旋形狀也讓人聯想到在法國發現的西方手寫體中的曲線形符號,這可能來自他在巴黎遊學期間所受到的影響——1961年,當時三十多歲的藝術家在受邀參加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舉辦的國際青年畫家繪畫展時在巴黎逗留了一年,1963年,他再次來到巴黎參加第三屆巴黎雙年展。如此一來,朴栖甫既是書法家又是畫家,將傳統的東方創作方法與通常被認為是西方藝術形式的油畫進行結合。《描法第15號》中的灰白色也與朝鮮王朝(1392-1920年)瓷器的顏色有著相似性,這也再次體現了他對韓國傳統與新思想的融合。此外,朴栖甫將歷史傳統與現代性融為一體,在抽象之中創造出新穎的韓國美學。當鉛筆和油畫顏料和諧地融合為一體時,藝術家也與他的作品人畫合一。

     


    花朵、昆蟲點綴的罐子,18世紀中期
    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收藏

     

    「朴栖甫用鉛筆重複畫出特定長度的線條。畫在尚未變乾的畫布上的鉛筆線條引發一種存在於鉛筆線條與觸碰這些線條的顏料之間的因素,創造出一種貫穿整幅畫作的內在設計。」—吳光洙

    藏家之選

    如今,每當人們提起韓國當代藝術,必定會想起朴栖甫的作品。作為一位先鋒藝術家,朴栖甫對當代藝術的深刻影響將世代流傳。對朴栖甫來說,成功和讚譽都來得很快,他在1963年受邀代表韓國參加第三屆巴黎雙年展,並分別於1965年和1975年參加聖保羅雙年展。朴栖甫曾在全世界各大著名藝術機構舉辦展覽,其中包括《韓國:過去二十年當代藝術的潮流》(韓國國立當代美術館,首爾,1978年)、《與自然合作——韓國當代藝術中的傳統思想》(利物浦泰特美術館,1992年),以及《超越:韓國藝術的現代性與超越》(新加坡美術館)。他的作品獲得全球各大機構收藏,包括紐約和達布扎比的古根漢美術館、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芝加哥藝術博物館、香港的M+美術館,以及韓國國立當代美術館等。值得一提的是,在2019年,貝浩登畫廊在巴黎為藝術家舉辦了個展《描法》,將這個曾經在全世界各大城市(包括紐約、香港和大田)展出過的開創性系列再次呈現給觀眾。今年,白立方畫廊在其倫敦Bermondsey區的空間為藝術家舉辦了一場別開生面的個展,該展覽於2021年3月17日至5月1日舉行。


     

     
    • 來源

      現藏者直接購自藝術家本人

歐洲私人收藏

Ο◆14

《描法第5號》

款識:朴栖甫《描法 No. 15-77》1977年作 佛蘭西 巴黎 ; 朴栖甫《描法 No. 15-77》1977 巴黎,1988年12月28日,我將這件作品獻給我的愛妻尹明淑,記念我們結婚30週年, 1988年12月28日; NO. 15-77 (簽於內框)
油彩 鉛筆 畫布
130 x 195 公分 (51 1/8 x 76 3/4 英寸)
1977年作

Full Cataloguing

估價
HK$4,000,000 - 6,000,000 
€423,000-634,000
$513,000-769,000

成交價HK$8,115,000

聯絡專家

雪鸞
晚間拍賣主管暨專家
CharlotteRaybaud@phillips.com

20th Century & Contemporary Art Evening Sale in Association with Poly Auction

香港拍賣2021年6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