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m Francis - 20th Century & Contemporary Art Evening Sale Hong Kong Wednesday, June 22, 2022 | Phillips

建立您的首份清單。

分享及管理拍品的方法。

  •  1970 年代是山姆·弗朗西斯作為藝術家職業生涯中,能力達到頂峰的關鍵十年。於此之前弗朗西斯已經確立了自己在藝術界的地位:作品於現代藝術博物館展出並協助推動歐洲的斑點派運動,他與世界各地的藝術家廣泛合作,例如瓊·米切爾以及丁雄泉。

      

    《無題》被認為是他介於60年代後期以及80、90 年代的過渡作品,前者《Edge》系列以作品大片留白為特色,後者作品則有著格林伯格形式主義。《無題》中表現出更多傳統抽象主義,如同傑克遜·波洛克和馬克·托比等人的作品。然而對於一位不斷突破、不斷嘗試新想法與技術又重新定義使用媒介的弗朗西斯來說,將這段時間定義為「過渡」有點太委屈他。此外,「過渡」也代表著作品風格中斷,而弗朗西斯這段期間的作品只是對部分關鍵元素集中處理:大量控制色彩、巧妙運用稀釋顏料,最重要的是對負空間的深刻關注。

     

    左:此次拍品位於展覽現場
    洛杉磯 Nicholas Wilder 畫廊,〈山姆·弗朗西斯〉
    1975年6月

    右:此次拍品位於展覽現場
    巴黎 Jean Fournier 畫廊,〈山姆·弗朗西斯,1947-1988紙本作品〉
    1988年10-11月

     

    遺忘之國

     

      

    這些有著不同關注點的作品都在展場大放異彩,弗朗西斯使用象徵民謠的藍綠色呈現兩條相交的線條,讓構圖帶著詩意平衡顏料和畫布的劃分。藝術家在這裡展示能力,利用一系列技術:滾筒滾出帶狀線條、添加水池、水滴與飛濺的油漆 —— 展現油漆這個媒材的完美變化。 這種形式和色調的協調非常專業,弗朗西斯幾乎是以建築的標準構築空間。藝術家用水和有色石膏來劃分線條相交處,他會在未乾區域加塗油漆製造暈染,甚至表面乾燥並讓色彩穩定前又再次創作。

     

    「繪畫是關於空間之美與容納的力量。」
    —— 山姆·弗朗西斯

    一腳在西,一腳在東,以傳統之姿橫跨世界

     

     

    弗朗西斯在向勅使河原蒼風借來的東京工作室中作畫,1957年
    © 2022 山姆·弗朗西斯基金會,加州/藝術家權利協會 (ARS),紐約
    照片:François-René Roland,巴黎

     

    1957年受到草月學派(日本花藝)大師勅使河原蒼風委託第一次訪問日本時,弗朗西斯對留白概念的著迷賦予新意義與一種高度緊迫感。這可以在他近十年的《日本線》系列中看到:一片純白的海洋中長長一直線滴落和由內向外擴散的各式形式油漆縱橫其中,為作品創造了新視角。這些作品構成了《無題》理論與手法的基礎,並驚人地展現了與日本藝術世界兩個最優秀時代的相似之處:室町時代破墨(Haboku)捲軸和安土桃山時代狩獵畫派集團的色散。弗朗西斯展現了對「間」(ma)概念異常直觀的掌握 —— 形式與非形式、物體與虛空、質量與空間之間的動態交換。他透過畫面上存在的白色孔洞體現「間」讓畫面彷彿有著呼吸一般,這些迷你宇宙在構圖中佔首要地位,為觀眾提供滲透構圖的捷徑和達到「禪」狀態的藍圖 —— 呈現有形的無限概念。敏銳的感受力讓他能夠與日本戰後一些領導人物擁有密切交流:對於詩人岡田孝彥而言,這個抒情般的白色是「緊繃、張力、磁場」;對於作家/藝術家瀧口修藏而言,這是「積累用的空間,充滿多情的溫柔」;身為弗朗西斯在日本最親密擁護者之一的評論家東野芳明,則是「震耳欲聾的白色的世界,充滿感性和致命的恐怖。」i

     

     

    雪州東陽,《掛軸》,15世紀作
    大英博物館收藏,倫敦

     

    這使藝術史學家彼得·塞爾茲假設「日本有著將藝術視為冥想體驗的傳統,幾乎立即對弗朗西斯的作品產生共鳴ii。 日本許多評論家都持有如此立場,將他的作品中的缺炸的質量進一步與亞洲理論概念相結合,例如禪宗中「虛無」 (mu )和水墨中的 「余白 」(yohaku)。長期對宗教的興趣也反映他對佛教感性美感的鍾愛 —— 二戰前於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就讀期間,他詳細研究禪宗文本。與日本藝術家橫井照子和出光真子的兩段婚姻(後者生了兩個兒子)讓他對日本產生依戀 —— 開始學習說和寫基本日語,這強化了他對「間」的理解和連結。

     

    心理約束

      

    1970 年代弗朗西斯受到科學的影響開始對心理和精神方面的探索,進而在直覺與方法間取得平衡。由於大學攻讀心理學專業,藝術家在1971年研究榮格心理學時更進一步將結論帶入作品 —— 榮格使用的是一種十分詳細並帶分析成分的訪談式治療,旨在讓大腦平衡與融合有意識和無意識的想法。 弗朗西斯轉而研究心理學使其在這十年開花結果般擁有令人難以想像的創造力,他對心靈的探索揭示了無限的生產力和遠見。

     

     

     東野芳明,引述於Richard Speer ,《列點項目:山姆·弗朗西斯 —— 70年代 》,展覽圖錄,喬納森·諾瓦克當代藝術,2019年9月,載自網絡
    ii 彼得·賽茲,引述於Debra Burchett-Lere ,《山姆·弗朗西斯:自傳時間軸 》,《山姆·弗朗西斯:帆布與版畫藝術家總錄1946年–1994年》,伯克利和洛杉磯,2011年,第179頁

    • 來源

      加州,藝術家遺產
      比利時私人收藏
      聖保羅德旺斯,Guy Pieters 畫廊
      比利時私人收藏
      香港,佳士得,2020年7月11日,拍品編號271
      現藏者購自上述拍賣

    • 過往展覽

      洛杉磯,Nicholas Wilder 畫廊,〈山姆·弗朗西斯〉,1975年6月
      巴黎,Jean Fournier 畫廊,〈山姆·弗朗西斯,1947-1988紙本作品〉,1988年10-11月

    • 文學

      D. Burchett-Lere 編,《山姆·弗朗西斯:線上作品全集項目》,編號SF74-92,載自網絡(圖版)

重要亞洲珍藏

31

《無題》

款識(由藝術家助理題識):1974 Tokyo 36 1/2’’ x 72’’ SFT74 92(山姆·弗朗西斯遺產鈐印)(畫背)
壓克力 水粉 紙本
92.7 x 182.9 公分 (36 1/2 x 72 英寸)
1974年作

Full Cataloguing

估價
HK$1,500,000 - 2,500,000 
€184,000-306,000
$192,000-321,000

聯絡專家

雪鸞
晚間拍賣主管暨專家
+852 2318 2026
CharlotteRaybaud@phillips.com

 

20th Century & Contemporary Art Evening Sale

香港拍賣 2022年6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