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yoi Kusama - 20th Century & Contemporary Art Evening Sale Hong Kong Thursday, March 30, 2023 | Phillips

建立您的首份清單。

分享及管理拍品的方法。

  • 「如果我不是草間本人的話,我會說她是個好藝術家的。我會覺得她很出色的。」
    —— 草間彌生

     

    《無題》是草間彌生〈壓迫意象展〉系列藝術作品的一部分,該系列作品於1964年首次在紐約 Castellane 畫廊展出。《無題》是一個女性人體模型,她似乎是在羞於面對什麼無形的東西或人,頭轉向左側,而其他部分的身體傾向右側。雕塑被塗成藍色,她裸體的表面覆蓋著草間標誌性的無限網圖案——以一種黃色底色上深鈷藍色調。她頭頂黑色的假髮,造型符合六十年代的美妝潮流。

     

    在組成這件裝置的物品中,草間融入了幾件廚房家具及器皿、一把梯子、鞋子、花瓶、書籍和花朵,這其中的一些多年以來已經分散到各處了。該展覽非常成功,以至於成為了巡迴展,後來又加以變化在1966年1月至2月於米蘭的 Naviglio 藝術畫廊展出,同年4月在德國埃森的 M.E. Thelen 畫廊展出。

     

     

     〈壓迫意象展〉1966年米蘭展覽的海報
    © 草間彌生

     

    由於一些曾在 〈壓迫意象展〉上展出的雕塑作品現在已經失傳,因此這件174公分高的《無題》是一件極其罕見、特別,且具有歷史意義的藝術品。這件藍色、黃色斑點的人體模型留存了數十年,證實了草間在美國時期的傑出藝術成就。「我到紐約做的第一件事」,在一次最近的採訪中談到她於1958年抵達紐約的情形時,草間宣稱,「是爬上帝國大廈,觀察這個城市。我渴望抓住城市裡發生的一切,然後成為一個明星。」i在紐約的歲月無疑對草間的事業是至關重要的,這段時間奠定了草間在全球最知名藝術家行列中的位置。

     

    〈壓迫意象展〉在當時是革命性的,對現在和未來世代的藝術家、藝術愛好者和畫廊觀眾也產生了根本性的影響。現在,裝置藝術很常見,也有既定的實踐方式,但在1960年代的藝術世界,裝置藝術仍然是一種不同尋常的展覽形式。 〈壓迫意象展〉(1964年作)最新穎的地方之一是它涵蓋了整個畫廊的空間——草間的點狀圖案擴展到整個環境中,不僅畫在雕塑上,也畫在家具和日常物件上。地板上鋪滿了幹通心粉,任何踩到的人都會聽到劈裡啪啦的聲音——他們不僅是被動的觀察者,也能與該沉浸式藝術體驗產生互動參與。

     

    「我是一個偏執的藝術家。人們可能會用別的詞來形容我,我都隨他們去。我認為自己是藝術世界的異端。我在做藝術作品時只考慮我自己。被寄居在我身體裡的偏執影響,我快速連續地為我的新『主義』們創作著作品。」
    —— 草間彌生

     

    在草間彌生居於紐約的歲月裡,她因以無禮的〈身體藝術節(Body Festivals)〉和〈發生(Happenings)〉挑釁了美國清教社會而聞名。在這些作品中,她在裸體男女的身體上畫上她標誌性的圓點,與此同時,參與者則在唱歌、跳舞和狂歡。這些對藝術和自由的公共慶祝經常被警察打斷。《無題》代表著藝術家作品演變過程中的一個階段: 起初,她將人體模型作為雕塑作品融入她的裝置中,再逐漸將這種藝術表現形式轉移到活生生的人體和動物上。在此,赤裸的身體不是有生命、有性生活的,而是成為了現代工業社會的匿名性與機器性的象徵。

     

    將草間的《無題》與意大利形而上學繪畫運動中的人體模型進行比較是很有意義的,該流派與其原則在喬由治·德·基里科和卡羅·卡拉的領導下建立於1917年。在形而上學繪畫中,人的形象往往不存在,即使存在,也是以很小的規模或影子的形式來描繪的。大部分的人的形象都被雕像或人體模型所取代,使人聯想起女性或男性的身體形狀,人類對形而上學大師來說似乎並不重要,通過他們的作品,他們想要傳達出第一次世界大戰給歐洲社會帶來的孤立感與異化感。

     

    具體來說,《無題》讓觀眾想起卡拉的畫作《迷人的房間》(1917年作),這幅畫中描繪了一個無頭女性人體模型,她在一個由幾何物體組成的塔附近,塔頂上有一頂黑色假髮。草間彌生和卡拉的人體模型代表著一種神秘的現代偶像,暗示了隱藏在大規模生產和全球化背後的非人化風險。

     

     

    卡洛·卡拉,《迷人的房間》,1917年作,Brera Pinoteca
    藝術品:© 2023 Carlo Carrà / Artists Rights Society (ARS),紐約 / SIAE,羅馬

     

     

    藏家之選

     

    • 草間彌生在1929年出生於日本松本一個苗圃商人家庭。她在京都市立藝術大學接受了日本畫的訓練。自10歲起,她開始出現幻覺,但很快她開始用藝術作為一種自我治療的應對方式。
    • 1958年移居美國後,她成為紐約先鋒藝術界的主要成員。 二十世紀七十年代,她回到了日本,選擇在一個精神健康機構居住,並在附近的工作室中工作。
    • 作為一位極其兼收並蓄的藝術家,她的文化創作探索了多種表現形式,從雕塑、繪畫、裝置,到時裝、詩歌和表演。
    • 該藝術家的作品回顧展於2021年在柏林的格羅皮烏斯大廈展出,並於2022年在特拉維夫藝術博物館展出。香港的M+博物館目前正在舉辦草間彌生的展覽,該展覽探討了了該藝術家1945年到現在的過去七十年中的作品的演變。

     

     

     i 草間彌生,與建畠晢的訪談,引述於《It Feels Good to Be an Outsider: Yayoi Kusama on Avoiding Labels, Organising Orgies, and Battling Hardships》, 《The Phaidon Folio – Artspace》, 2017年5月8日,載自網絡

     

    • 來源

      米蘭,d'Arte del Naviglio 畫廊
      海牙,Galerij Orez 畫廊
      米蘭私人收藏
      私人收藏(購自上述來源)
      紐約,佳士得,2005年11月9日,拍品編號330
      現藏者購自上述拍賣

    • 過往展覽

      米蘭,M.E. Thelen 畫廊,〈壓迫意象展覽〉,1996年1月29日-5月27日
      倫敦,蛇形畫廊,〈草間彌生〉,2000年1月26日-3月19日
      布倫瑞克藝術協會,〈草間彌生〉,2003年11月29日-2004年2月8日
      華沙,Zacheta 國家美術館,〈草間彌生〉,2004年4月6日-5月16日

    • 文學

      《草間彌生回顧展:我在宇宙中看見愛的花束》,展覽圖錄,柏林,馬丁格羅皮鳥斯博物館;特拉維夫藝術博物館,2021-2022年,第19頁(圖版)
      《永遠的愛:草間彌生,1958-1968》,展覽圖錄,洛杉磯縣藝術博物館; 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 明尼阿波利斯,沃克藝術中心與東京當代藝術博物館,1998-1999年,索引頁(圖版)

    • 藝術家簡介

      草間彌生

      Japanese

      Named "the world's most popular artist" in 2015, it's not hard to see why Yayoi Kusama continues to dazzle contemporary art audiences globally. From her signature polka dots—"fabulous," she calls them—to her mirror-and-light Infinity Rooms, Kusama's multi-dimensional practice of making art elevates the experience of immersion. To neatly pin an artistic movement onto Kusama would be for naught: She melds and transcends the aesthetics and theories of many late twentieth century movements, including Pop Art and Minimalism, without ever taking a singular path.

       

      As an nonagenarian who still lives in Tokyo and steadfastly paints in her studio every day, Kusama honed her punchy cosmic style in New York City in the 1960s. During this period, she staged avant-garde happenings, which eventually thrust her onto the international stage with a series of groundbreaking exhibitions at the Museum of Modern Art in the 1980s and the 45th Venice Biennale in 1993. She continues to churn out paintings and installations at inspiring speed, exhibiting internationally in nearly every corner of the globe, and maintains a commanding presence on the primary market and at auction.

       
      瀏覽更多作品

12

《無題》(出自〈壓迫意象展〉之人體模型)

款識:KUSAMA 1966(頂部)
壓克力 聚酯纖維人體模型 合成假髮 底座
173 x 64 x 40 公分 (68 1/8 x 25 1/4 x 15 3/4 英寸)
1966年作,並將附藝術家工作室之登記卡。

Full Cataloguing

估價
HK$1,500,000 - 2,300,000 
€178,000-272,000
$192,000-295,000

成交價HK$2,032,000

聯絡專家

雪鸞
晚間拍賣主管暨專家
+852 2318 2026
CharlotteRaybaud@phillips.com

20th Century & Contemporary Art Evening Sale

香港拍賣 2023年3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