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chael Craig-Martin - 20th Century & Contemporary Art Evening Sale in Association with Poly Auction Hong Kong Thursday, December 3, 2020 | Phillips

建立您的首份清單。

分享及管理拍品的方法。

  • 「在我所有的繪畫作品中,我都力求實現那種在雕塑中所能感受到,但在繪畫中卻並不常見的空間感和存在感。我想要我的繪畫不僅是一種視覺體驗,同時也是一種本能體驗。通過使用強烈的色彩、超大的尺幅比例、時而集中且獨立地出現、時而不知不覺地超越畫布邊緣的圖像,都是在嘗試創造這種具有雕塑般存在感的體驗。」——麥可·克雷格-馬丁

     

     

    麥可·克雷格-馬丁爵士是一位出生於都柏林的當代畫家和英國第一代概念藝術家中的領軍人物且身兼英國皇家學院院士。更是藝術界極具影響力的教育家、策展人和導師,克雷格-馬丁被譽為英國青年藝術家運動(Young British artists)的教父。包括達明安.赫斯特和朱利安.奧培在內均受其影響,並憑藉其激進的觀念改變了1990年代英國藝壇。


    真實性

     

    克雷格-馬丁的藝術邁入成熟時期時,正是具象的概念被推至其極限的時代,而《REAL》可以說是最直接地表現克雷格-馬丁的觀念藝術之根源的作品之一。而且受天主教教育成長的克雷格-馬丁,深受天主教聖餐禮中的「聖餐變體論」啟發,並將此理論「不改變事物外觀的情況下改變事物本質」的概念運用在作品中。《橡樹》(1973)一作體現克雷格-,將裝了半杯水的玻璃至於玻璃隔板中,作為定義藝術本質的積極回應。《橡樹》簡單提出名稱不過是我們賦予物質事務的符號,而改變事物的名稱並不會改變其物理性質,卻能從根本上改扮我們對事物的認知——克雷格-馬丁在《HAIR》(畫的是一把椅子)和《ABLE》(畫的是一張桌子)等作品強調此一觀點。


    REAL》可以說是直接表現克雷格-馬丁的根源作品之一此靜物畫對其所描繪主題的「真實性」提出質疑:塑料果凍涼鞋、機械性的節拍器、一把現代雨傘和一把大提琴,這些物件紛雜、透明的圖像在畫面的前景中輕輕地飄過,對比「REAL」一詞的實心字母形成一超現實陣例。超現實主義藝術家雷內・馬格利特在《形象的背叛(這不是煙斗)》(1929年)中對相同的悖論進行過探討,而克雷格-馬丁亦在其多幅靜物畫作中展現前者標誌性的煙斗,來對馬格利特致敬(參見《共同歷史:虛無》)。

     

    麥可·克雷格-馬丁《共同歷史:虛無》, 1999年作

    「我被藝術對於新穎的概念、對象和意義的承諾所吸引。」—麥可·克雷格-馬丁 追求「無風格」

    追求「無風格」


    克雷格-馬丁自1970年代起發展出的圖像語彙,幾乎到現在都未曾改變(參見《滿》,2000年和《風暴之眼》,2002年),而他畫筆下描繪的那些色彩鮮豔、奪目的大批畫作,正是他對庸碌生活和平凡日常的一首讚美詩。「我認為那些因為它們隨處可見而最不被人們珍視的事務其實是最具非凡意義。i」從這一層面上看,克雷格-馬丁可以稱為是馬塞爾·杜尚的接班人,後者的現成品藝術將平常無奇的物件提升成為不凡——最著名的便是《噴泉》(1917年),一個署名「R·馬特」字樣的小便斗以及《瓶架》(1914年)——克雷格-馬丁通過在自己的繪畫中加入對杜尚作品的重現,來對馬塞爾·杜尚的藝術表示致敬。


    雷格-馬丁受到靜物的影響,他將現成品相互堆砌成賞心悅目的組合,但克雷格-馬丁其實就是從雕塑家的視角出發,以2D的形式進行創作:「我本質上是一個建造者,一個將物件組裝在一起的人。我認為自己的繪畫靈感是來自我多年雕塑創作的啟發。因此我將自己的繪畫視作平面的雕塑」ii。克雷格-馬丁對平常物件的著迷以及他試圖通過2D形式表現它們,因此克雷格-馬丁對平常物件的著迷引發了他對「無風格」的追求iii。克雷格-馬丁用紙膠帶進行「繪畫」,並用4英吋的滾筒塗上40層的顏料,來掩蓋一切藝術家手繪的痕跡,那大膽的用色受到了約瑟夫‧ 亞伯斯的影響,而此位抽象畫家正是克雷格-馬丁的母校耶魯大學圖形藝術課程的創始者(參見亞伯斯的《向方形致敬:紅色黃銅》,1961年)。克雷格-馬丁曾說過「我對色彩所有的了解都來自該課程」iv

     

    約瑟夫‧亞伯斯,《向方形致敬:紅色黃銅》,1961年作 ©The Josef and Anni Albers Foundation / Artists Rights Society (ARS), New York

     深遠影響


    克雷格-馬丁的理論對英國青年藝術家(Young British artists)產生了深遠的影響,YBA也繼而主導當時的藝壇,並影響了英國未來幾代人的文化生活。克雷格-馬丁由高古軒畫廊代理,並曾在倫敦的白教堂美術館(1989年)和蛇形畫廊等機構舉辦個人回顧展。其作品獲世界各地多間公共博物館收藏,包括巴黎龐畢度中心、倫敦泰特美術館、維多利亞與亞伯特博物館,以及堪培拉的澳洲國立美術館。藝術家現於倫敦定居及工作。他也於2016年獲英女王封爵,表彰他對藝術的貢獻。


    麥可·克雷格-馬丁,引述於Stuart Jeffries,《麥可·克雷格-馬丁:近距離且非個人化》,《衛報》,2011年5月4日,載自網路。

    ii Dale Berning,《藝術家麥可·克雷格-馬丁透露其創作方式》,《衛報》,2009年9月20日,載自網路。
    iii 麥可·克雷格-馬丁,引述於Stuart Jeffries,《麥可·克雷格-馬丁:近距離且非個人化》,《衛報》,2011年5月4日,載自網路。
    iv 麥可·克雷格-馬丁,引述於Stuart Jeffries,《麥可·克雷格-馬丁:近距離且非個人化》,《衛報》,2011年5月4日,載自網路。

    • 來源

      倫敦,高古軒畫廊
      現藏者購自上述來源

重要法國私人收藏

17

《真實》

2009年作
款識:Michael Craig Martin 2009 (畫背)
壓克力 鋁板
199.8 x 199.8 公分 (78 5/8 x 78 5/8 英寸)
2009年作

Full Cataloguing

估價
HK$600,000 - 800,000 
€74,400-99,200
$76,900-103,000

成交價HK$756,000

聯絡專家

Charlotte Raybaud
Head of Evening Sale, 20th Century & Contemporary Art

20th Century & Contemporary Art Evening Sale in Association with Poly Auction

Hong Kong Auction 3 December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