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tthew Wong - 20th Century & Contemporary Art Evening Sale Hong Kong Thursday, March 30, 2023 | Phillips

建立您的首份清單。

分享及管理拍品的方法。

  • 王俊傑的《道路》以其精湛的用色及放棄明暗、追求顏料的自發渲染為特色。他的作品自2020 年在拍賣市場取得爆炸性成績以來備受藝術界追捧。王俊傑的藝術信念是現代主義的,他筆耕不輟地在畫布上用油彩創造兼具私密與創新的表達形式,短短七年的職業生涯所留下的作品充滿抒情、想像、智性以及最重要的品質:真誠。
     

    王俊傑對藝術的如饑似渴並不止步於創意輸出,他追逐精益求精。 2017 年達拉斯藝術博覽會(他在美國的第一場博覽會)前夕,王俊傑從加拿大埃德蒙頓的家中趕來。在看到紐約Karma畫廊選擇的自己的作品那一刻,時常為繪畫亢奮的王俊傑(不畫畫是一種痛苦,他曾這樣告訴一位朋友i)立即覺得那實在不夠完美。i他就在會場來往人潮的湧動與最後籌備的喧囂中架起一個臨時工作室,站在《西方》前——每一寸都是其藝術實踐的經典再現——將璀璨繁星編織入孤零零的天幕。

     

    這段軼聞時常被傳頌,在人們心中引起特別的共鳴,成為王俊傑職業生涯的傳奇佳話:當世界在他四周撕扯、膨脹與變形時,王俊傑堅守自己專屬的節奏與特權進行繪畫及創作——只不過,他一直在為成全自我作出自我犧牲。

     

     

    狂熱旋律

     

    王俊傑經常在作品中繪製自然世界中漂流的孤獨形象;畫中形象與宇宙的內心休戚相關,它們的作用遠不止陪襯,它們是觀眾進入藝術家奇幻夢境的切入點。

     

    在我們思考王俊傑畫中的常見形象(並依此肯定自身在塵世的位置)時,憂鬱往往是第一個湧入腦海的詞。毫無疑問,他的作品常刻劃一種沉重的情緒。在當前拍品中,王俊傑卻表現出了慈悲——他向畫中世界堅定地樹起拇指;這裡我們看到的是一幅閃閃發光的風景,燃燒的秋色穿插覆蓋畫布水平面,點亮了他貫穿整個構圖的全部繪畫才華。王俊傑對點畫法的運用是交響樂式的:樹木喃喃輕訴,樹冠朗朗吟唱,群山連綿低沈,太陽擊鼓相伴。每一個色點就像一顆種子,帶著精心呵護與精準思量種下,長成一座色彩繽紛、綻放活力的繁盛森林。他的點畫法不僅是一種技巧,還是一種語言,一種通過色彩與形式的節奏和旋律與觀眾交流的溝通方式。

     

     

    此次拍品於 Jerry Saltz 的推特頁面,2018年 
    藝術品:© 2023 王俊傑基金會/藝術家權利協會 (ARS) 紐約
     
    我們很難不為 《道路》 傾倒——有Jerry Saltz 的評論為證。這位著名紐約評論家對王俊傑在當代藝術界的位置給予高度肯定,在Twitter上特別提及這件作品。2018 年 Karma 畫廊為王俊傑舉辦了突破性的展覽,Saltz在為《Vulture》雜誌撰寫的展評中深情地寫道:「王俊傑在Karma的展覽是好一陣子以來我在紐約看到的印象最深刻的個展之一……王俊傑的畫中有一種專注的熠熠發光的緊張感和引人入勝的張力,某種接近摩西奶奶的護身符式愉悅,而其曖昧的一面接近維亞爾……真正屬於王俊傑的畫家個性是他對圖案超乎自然的處理;他筆下的每個繪畫區域都成為一個圖像領域,我們從中看到不斷變化的形狀與亮度,使他者的意識在作品中找到安身之所」ii。 

     

    作品閃耀著滿滿的活力,與此同時秋天的季節性本質亦引人深思。步入冬天的旅程一向引領人類拐入轉折,周圍的世界開始萎靡與退縮,將我們自身存在的短暫性擺上充滿生命潛能的舞台。莎士比亞曾恰如其分地寫道:

     

    「你在我身上會看到這樣的時節,
    那時黃葉飄盡,或餘殘葉幾片
    依隨枯枝在蕭瑟的冷風中搖戈,
    昔日百鳥齊鳴的歌壇頹敗不堪。
    你在我身上會看到這樣的黃昏,
    夕陽西墜後漸漸隱去西天薄暮,
    沉沉黑夜一點一點將暮色呑盡,
    像死亡之化身遮蓋安息的萬物。
    你在我身上會看到這樣的爐火,
    躺在其青春的灰燼中朝不保夕,
    仿佛是在臨終床上等待著殂落,
    等待餵養過它的燃料把它窒息。」
    —— 選自曹明倫譯《莎士比亞十四行詩全集》第73首

    《道路》暗示了與詩歌相似的情緒。在畫面底部,森林放棄了活力之姿,衰敗的形態開始侵蝕綠松石色帶。紅色小徑蜿蜒穿過失去生機的植被,而小徑本身似乎也有被湮沒的危險,畫中的蓬勃朝氣行將覆滅。

     

     

    移魂藝術家

     

    王俊傑深知在世界中失去位置是何種況味;他在美國完成學業後曾於香港定居,童年大部分時間在出生地與多倫多之間穿梭。他換過幾份白領工作,職業生活之艱可見一斑,難以在「亞洲國際都會」安頓下來開創自己的事業。王俊傑既非本地人(他勉強能說廣東話)亦非外國人、沒有朋友,在學習攝影與繪畫前,他從詩歌中尋找釋放與人生使命。

     

    「我確實覺得當代生活有不少與生俱來的孤獨與憂鬱,在更廣泛的層面上,我覺得我的作品不僅反映了我的想法、熱望與衝動,更體現了這種品質。」
    —— 王俊傑

    作品核心的欣欣向榮源自藝術家內心的動盪不安。王俊傑被診斷出患有抑鬱症、妥瑞氏症和自閉症,為自己的心理健康問題掙扎一生,他的母親談及這一困擾時坦言:「他只會告訴我,『你知道嗎,媽媽,我的腦海裡,我每一天都在與魔鬼作鬥爭,在我生命中每一個清醒的時刻』」iii

     

    2019 年 10 月上旬,王俊傑在這場戰鬥中敗陣,結束了自己的生命。他享年35歲,步入不朽。

     

     

    崇高反思

     

    在藝術界,揮霍、浮誇和做作都很常見。美學家的生活容易陷入放縱;只要溫飽尚可,困境中的藝術家所歷經的磨難會被不健康地(多少不可避免地)描述為一種英勇,例如巴斯奇亞或梵谷。

     

    為了解王俊傑的作品,自然需要了解藝術家本人——他創作這些作品時的狀態。然而,為欣賞王俊傑的作品,我們最好將注意力從對又一位歷盡磨難的創作者的迷戀上移開,轉而關注他的作品中確實值得我們迷戀的品質:它的活潑、獨特的視角、它與顏料、畫布,以及無數藝術前輩之間的坦誠對話。

     

    王俊傑是一位完全自學成才的現代藝術家,他通過臉書繼續深造,與畫廊老闆 John Cheim 和藝術家 Paul Behnke 等人物進行冗長的辯論。這條通往藝術家身份的不同尋常之路使他的作品更加引人入勝,同時說明了王俊傑創作中那種不受傳統教義與機構束縛的非凡直覺。

     

    對王俊傑而言,繪畫如果不能洗滌心靈則一無是處——繪畫在物質和自我之間起重要的調解作用。他受抽象表現主義者比爾·詹森的作品觸動,幾乎讓顏料在畫面上自行塗抹,在色彩的失序中孵化繪畫秩序。他反覆聆聽約翰·柯川1966年的開創性專輯《Meditations》,在抽象自由爵士音符的驅使下陷入狂熱:「我會隨手挑選一些顏色,將它們擠在畫布表面盲目進行痕跡製作,但在某個時刻,我會莫名其妙地在乍現的靈光中瞥見作品完成後的最終樣貌,近似幻覺。」 i。幻想性錯覺使他的畫作變成他的現實,他的生活恍如顏料搭建的海市蜃樓。

     

     

    比爾·詹森,《Spannocchia Luohan I》,2017年 
    藝術品:© Bill Jensen 2023。 由 Cheim & Read 提供

    「我想把我的畫藝看作是和其他畫家之間的開放式對話,無論是活著的還是已故的。」
    —— 王俊傑

    王俊傑鍾愛油彩,但在整個創作生涯中亦使用水墨,時常將水墨創作當成一種幽微冥想。他最初涉獵藝術時曾作過一些水墨嘗試,靈感來自中國傳統水墨創作及克里斯多弗·伍爾的羅夏墨跡畫:「我買了一個便宜的素描本和一瓶墨水,將墨水隨機倒在紙頁上,每天都把浴室弄得一團糟——我把這些紙頁揉成一團——希望從中會產生一些有趣的東西。」iv。 

     

    王俊傑身故後, Cheim & Read 畫廊在2021 年展覽中探討了中國山水畫傳統對其作品的影響;評論家Dawn Chan在展覽目錄中寫道:「我們知道王俊傑特別關注石濤、及與其『石濤』同時代的八大山人的作品。兩位藝術家都以在作品中挑戰極限而聞名——他們將水墨畫推向抽象表現主義並創下驚人成績。他們對王俊傑的自身創作產生了深厚影響。王俊傑一直致力於水墨藝術實踐,每天早上都會​​畫一幅水墨畫。他醒來便立即作畫,來不及進食、喝咖啡便先放開性子展開對該介質的實驗,將墨水倒在紙上任其流淌。」 v

     

     

    八大山人,《Landscape after Guo Zhongshu》,約1650-1705年
    克利夫蘭藝術博物館
    圖片:克利夫蘭藝術博物館, 約翰·L·遣散費基金 

     

     

    關於王俊傑的大部分評論都集中關注我們已知的他與西方藝術家的親緣性,這幾乎是出於一種尊重(根據Jerry Saltz和羅伯塔·史密斯的說法)。然而,更準確的說法也許是王俊傑帶著高度的敏銳通過東亞視角接受西方藝術傾向進行創作。中國山水畫確實為王俊傑提供了一個很好的模板,有助於他通過自然情愫探索人類境況。此外,中國山水畫的平面性與王俊傑對厚塗及顏料触感的青睞在畫面維度上產生了令人驚喜的統一。

     

    去年達拉斯藝術博物館回顧展上關於《西方》的一項對話研究揭示,與許多其他畫作一樣,王俊傑在該作品中多次在同一畫布上進行反覆繪製。這種對痕跡製作的關注——奉獻——進一步使他與中國藝術家而非西方藝術家並駕齊驅。痕跡製作是中國古典藝術的一個重要方面,是藝術家在傳統技術與題材的侷限內表達個性及創造力的方式。每一筆都來自深思熟慮與確切目的,為畫面營造和諧與平衡之感。使用水墨和毛筆創造微妙光影變化的技法被稱為「氣韻生動」,或「精神共鳴、節奏和運動」,被認為是創作的根基。王俊傑並非為痕跡製作傳統注入新式活力的唯一者,備受尊敬的藝術家蔡國強同樣注重本能情感輸出所產生的最終美感。

     

     

    蔡國強,《山脈》,2006年
    鳴謝蔡國強工作室

     

    王俊傑通過在創作中結合這些永不過時的形式與形狀,不僅和自己的文化及藝術遺產發生對話,亦表達了一種自信,這種自信有時為他脆弱的實踐提供了必要條件。在舉辦第一次個展之前,他曾趾高氣揚地稱自己的畫作是「純粹、真誠的意志行為」i。對於一個與周遭世界有著深厚聯繫並受其影響深重的人來說,這種豪邁無法持久。

     

    在巴黎的拉雪茲神父公墓,著名的亞梅迪歐·莫迪利亞尼的墓碑上寫著,「隕落於榮耀時分」;王俊傑的墓碑上則刻了他寫的一句詩:「我是夏日裡的閒人。我是靜止的嘴。」

     

     

    藏家之選

     

    • 王俊傑的作品為世界許多重要公共機構收藏,包括大都會藝術博物館,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紐約;達拉斯藝術博物館;雅詩蘭黛藝術收藏,紐約;以及艾什蒂基金会,貝魯特。

    • 伴隨著藝術家的盛譽,今年 10 月達拉斯藝術博物館將舉辦藝術家首場美國博物館回顧展〈王俊傑:外觀領域〉(展期為2021年8月至2022年4月在安大略美術館舉行)緊隨其機構處女展〈王俊傑:藍色視界〉。
       


    i Raffi Khatchadourian,王俊傑的光影人生,《紐約客》,2022年5月9日,載自網絡

    ii Jerry Saltz,《我在臉書成材的王俊傑畫作中迷失》,《Vulture》,2018年4月19日,載自網絡

    iii Monita Wong,引述自Neil Genzlinger《王俊傑,盛名之下的畫家死於35歲》,紐約時報,2019年10月

    iv 王俊傑,引述於Elaine Wong,《他們是藝術家:王俊傑》,Altermodernists, 2014年10月29日,載自網絡

    v Dawn Chan, 《王俊傑:風中的足跡》,Cheim & Read,2021年

    • 來源

      紐約,Karma 畫廊
      現藏者購自上述來源

    • 過往展覽

      紐約,Karma 畫廊,〈王俊傑〉,2018年3月22日-4月29日,第90頁(圖版,第91頁)

    • 文學

      John Martin Tilley 著,《潛意識裡的風景》,《Office 雜誌》,2018年3月26日,載自網絡

    • 藝術家簡介

      王俊傑

      Matthew Wong was a Canadian artist who enjoyed growing acclaim for his lush, dreamlike scenes that play on a rich tradition of art historical precedents. His work depicts the vivid but often melancholy terrain between sleep and wakefulness, lonely landscapes and isolated interiors rendered with a carefree hand and an ebullient palette, yet which contain an ineffable sorrow and a palpable but unnamed longing.  

      Wong spent his childhood between cultures: he was born in Toronto, Canada and at age 7 moved with his family to Hong Kong where he lived until he was 15, at which time the family returned to Canada. Wong began to experiment artistically already well into his adulthood, first with photography, which he pursued at the postgraduate level at the City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and then with painting. A self-taught painter, Wong developed his aptitude for the medium by immersing himself in online conversations with other artists and dedicated personal study of the history of art. His paintings attracted almost immediate attention, but Wong tragically passed away in 2019 just as his work was beginning to receive widespread critical praise.  

       
      瀏覽更多作品

顯赫私人藏家珍藏

8

《道路》

款識:《THE ROAD》王 二O一八(畫背)
油彩 畫布
177.8 x 152.4 公分 (70 x 60 英寸)
2018年作

Full Cataloguing

估價
HK$24,000,000 - 35,000,000 
€2,870,000-4,180,000
$3,080,000-4,490,000

成交價HK$36,145,000

聯絡專家

雪鸞
晚間拍賣主管暨專家
+852 2318 2026
CharlotteRaybaud@phillips.com

20th Century & Contemporary Art Evening Sale

香港拍賣 2023年3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