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e Ufan - 20th Century & Contemporary Art Evening Sale Hong Kong Wednesday, June 22, 2022 | Phillips

建立您的首份清單。

分享及管理拍品的方法。

  • 「眼前的物品以及心靈中的影像全都由點與線組織而成,隨著呼吸吐納的起降之韻律表現。因此,觀者……可以察覺畫和畫布間的動態關係,畫家身體的狀態,其心律的動靜,其性格,以及歲月的氛圍。」
    —— 李禹煥

    一筆一線

     

    垂直與水平的動向,在圖與地空間之間的波動,在標記或是不標記之間持續地做出抉擇,由三十二條重複畫出的藍色垂直線給出的簡單構成,體現了一種對現實真理之永恆沈思的藝術形式。為了回應日本1970年代迅速的工業化,韓國極簡主義藝術家李禹煥拋棄了西方的再現觀念。他回到書法以及日本膠彩畫以汲取靈感,兩者傳統上用的是墨以及礦物研磨製成的色粉,畫在紙或是絹布上。1979年的《From Line No. 790372 》是畫家早年著名的,以重複的手法為核心系列作之代表,藝術家投入十年的光陰於1973至1984年間創作此一系列。這一系列在國際間展出,包含在紐約古根漢美術館,以及京都國家現代美術館。

     

     

    李禹煥個人回顧展的展覽現場:〈李禹煥:標記無限〉
    2011年6月24日- 9月28日,紐約古根漢美術館

     

    「在工作之前,我平靜我的氣息,端正我的姿態,並靜靜地提起畫筆。」
    —— 李禹煥

     

    作為日本物派(Mono-ha)前衛藝術運動的重要成員,李禹煥偏離了具象的繪畫圖像描繪,取而代之地創作極簡的形。畫家自己製備簡單的原物料,特製手工混合鈷藍膠彩顏料,以經營出豔麗的藍色色調。畫家將畫布轉90度,並且從左到右拉出水平線。從正確的觀賞方向來看,此時這幾筆書法的筆畫就成為畫布頂部展開的垂直動向,在趨近畫布底部的過程漸漸地淡化,並且愈來愈細,直至在畫布底部的邊緣滑出。人造材質的筆刷加強了筆鋒與畫布間的摩擦力,藉此彰顯拖移軌跡中濕潤以及乾燥顏料肌理間的對比。李禹煥嚴格地遵循著日本水墨畫一回生(ikkaisei; 不可逆性)的哲學原則,每一次下筆都是一氣呵成地完成的。筆觸與藝術家韻律性的氣息結合、同步成形,已超脫了單純製作藝術品的製程,成為一種冥想著當下存在的儀式。

     

    「一旦藝術作品似乎有了生命,那正是我放手的時刻。」
    —— 李禹煥

    人,物質與心靈

     

    李禹煥對東方以及西方哲思皆懷抱熱忱,他建立自己獨特的理論觀點,以及藝術創作方法論。沿著物派,他探尋著人作為作者以及物質作為他的題材,這兩者之間的交流與階級關係。在由幻象的再現組構的主導世界中,心靈是不停變化的,牽動著畫家以及他所創造的物質。從這一個持續的流動,李禹煥透過繪畫的赦免手段,釋放了繪畫的物質性,以及在此物質性之外的形而上空間。《From Line No. 790372》一作的構成,如實地反映了畫家在畫布面前一筆一筆地塗抹,而並非畫出他的心智感知的,世界的加工影像。它是相當樸實的,一幅屬於真理的畫作,體現著一個淨空的心靈。

     

    「一條線必須有始有終。空間生於時間的流動之中,而當空間的生成過程來到盡頭時,時間也就消逝了。」
    —— 李禹煥

     

    為了找尋一種極簡的表現手法,李禹煥的一個重要靈感源泉便是抽象表現主義。例如馬克·羅斯科的色域繪畫。《無題》(紅,藍,橙)中不同深淺的藍覆蓋在紅橙色面之上,形成了某種寧靜的氛圍,將觀賞真籠罩於這個氣氛之下 —— 他們愈是注視著作品,愈能從中激發想像。而《From Line No. 790372》的每一條線都充滿個別性,它們因寬度的變化而具有獨特性,有節奏地追隨著持續湧現的開端。動態的筆觸形成了簡單但是充滿情感的構圖,如同羅斯科,創造了一個自身的空間,以及和觀者的特有關係 —— 人、物質與心靈。
     

     

     

    馬克·羅斯科,《無題(紅,藍,橙)》,1955年作
    © 1998 Kate Rothko Prizel & Christopher Rothko / 藝術家權利協會 (ARS),紐約

     

    在韓國的儒家教養家庭長大,李禹煥自幼便開始練習書法,並且由此發展出了其日後藝術生涯派上用場的精密手藝。在悉心的描繪之下,畫布上的線之間總是會留下一條纖細的沒有沾染顏料的隙縫。這使人想起另一位重要的抽象表現主義畫家,巴尼特·紐曼的「拉鍊」(zip)系列,也都是其另一靈感來源,李禹煥在1971年旅居紐約時遇見此一系列。在《大教堂》(Cathedra)中,紐曼力圖以某種氛圍創造一個空間。白色垂直線條定義了整張畫的空間結構,並且以一條垂直線不對稱地分割整面以稠密的藍的畫布。「拉鍊」創造了一個神聖的空間,它有一種張力足以將畫布被分割的兩邊統整為一,然而同時又將它們給撥開來。同樣地,《From Line No. 790372》每一筆之間留白的畫布條,便是李禹煥版本的「拉鍊」。它們產生了圖地空間之間的波動,一種介於存在與非存在之間的空間。繪畫行為便由此在藝術作品中注入了一股儀式性地、冥思的調性,具有戲劇性的,但又極致簡練且聖潔的雅緻。

     

     

    巴尼特·紐曼,《大教堂》,1951年作,
    阿姆斯特丹市立博物館收藏
    © 2022 巴尼特·紐曼 / 藝術家權利協會 (ARS),紐約
    • 來源

      名古屋,高木畫廊
      東京,向日葵畫廊(於1996年購自上述來源)
      私人收藏(於1998年購自上述來源)
      私人收藏(於2009年購自上述來源)
      現藏者購自上述來源

28

《始於線 第790372號》

款識:L.UFAN 79(右下);《From line NO. 790372.》Lee Ufan(畫背)
油彩 礦物顏料 畫布
135.2 x 166.8 公分 (53 1/4 x 65 5/8 英寸)
1979年作

Full Cataloguing

估價
HK$9,000,000 - 14,000,000 
€1,090,000-1,700,000
$1,150,000-1,790,000

成交價HK$11,140,000

聯絡專家

雪鸞
晚間拍賣主管暨專家
+852 2318 2026
CharlotteRaybaud@phillips.com

 

20th Century & Contemporary Art Evening Sale

香港拍賣 2022年6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