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ean-Michel Basquiat and Andy Warhol - 20th Century & Contemporary Art Evening Sale New York Wednesday, June 23, 2021 | Phillips

建立您的首份清單。

分享及管理拍品的方法。

  •  

  • 《香蕉》繪於1984至1985年間,也是普普藝術之父安迪.沃荷和新表現主義後裔尚.米榭.巴斯奇亞合作的成果之一。巴斯奇亞和沃荷在職業生涯的不同階段認識,彼此之間相互尊重和欣賞,共同創作了舉世無雙的作品,而這些作品充滿洞察力、私密感和智慧。拍品可能是一個內部笑話,只有兩位合作無間的藝術家知道箇中玄機。同年,巴斯奇亞創作《棕點(安迪.沃荷作為香蕉的肖像畫)》(Brown Spots (Portrait of Andy Warhol as a Banana)),也是他在 Mary Boone 畫廊首場展覽的展品,而該畫包括沃荷為樂隊 The Velvet Underground & Nico 創作的專輯封面著名標誌。《香蕉》拼組不和諧的圖像,既展示藝術家的合作矛盾,亦體現了兩者崇高的和而不同。

     

    根據兩位藝術家代表畫廊 Bruno Bischofberger 的說法,拍品是巴斯奇亞繼1984至1985年間作品《Clearboy》後另一「秘密最愛」的合作出品,被藝術家一直保留在個人收藏之中。拍品其後由巴斯奇亞售給畫廊,終被納入重要私人收藏。本次是《香蕉》首現於拍賣市場,機會難得一見。

     

    藝術家在沃荷的百老匯大道860號工作室繪畫《Clearboy》,1984年。© The Andy Warhol Foundation for the Visual Arts, Inc.

    兩位藝術家在1982年秋季正式認識對方,當時巴斯奇亞是一位略有名氣的新晉藝術家,而沃荷已經在國際藝術界享負盛名接近二十年。兩人最初由畫廊東主介紹認識,他把巴斯奇亞帶到工廠工作室,讓沃荷拍攝其肖像。拍攝結束後,三人共進午餐,但巴斯奇亞突然離開。約一小時後,巴斯奇亞回來,帶著仍然濕漉漉的繪畫,而畫面參考二人剛拍的寶麗萊照片。沃荷被巴斯奇亞的速度驚呆了,而該畫正是巴斯奇亞的肖像畫《雙人像》(Dos Cabezas),同時啟動了隨後的合作。

     

    巴斯奇亞和畫廊東主討論過一些藝術合作的想法,包括:它的歷史、概念、可行性等,兩人更假設了當代藝術合作可以產生有趣的結果。次年,畫廊東主介紹巴斯奇亞給沃荷和弗朗切斯科.克萊門特(Francesco Clemente)認識。如他所料,這趟聯繫產出十五件作品,並於1984年在其畫廊展出,而該小組亦在隨後解散。

     

    尚.米榭.巴斯奇亞,《棕點(安迪.沃荷作為香蕉的肖像畫)》,1984年作。© Estate of Jean-Michel Basquiat. Licensed by Artestar, New York

    1985年,沃荷向畫廊東主羞怯地承認,他和巴斯奇亞在1984年的展覽後仍然秘密地保持合作。兩位藝術家樂於與對方共事,衍出共生關係,讓雙方受益良多,互相激發兩者的創造力和冒險精神,其中巴斯奇亞重振了沃荷對繪畫的投入,而巴斯奇亞也嘗試了沃荷的首選媒介絲網印刷。

     

    談到他們偏好的創作方法,巴斯奇亞表示:「[沃荷] 通常開始大部分的畫作。他會開始一件作品,畫......一些非常具體或可識別的東西,比如報紙標題或產品標誌。我會稍微填色畫花,然後當我試圖要他畫更多時,我又再多畫一點。我試著令他至少做兩件事。他喜歡只畫一趟,你知道嗎?(笑)然後要我完成餘下的工作......我們過去常常在彼此的東西上作畫。」i

     

    [左] 尚.米榭.巴斯奇亞,《雙人像》,1982年作。 © Estate of Jean-Michel Basquiat. Licensed by Artestar, New York [右] 安迪.沃荷,《與巴斯奇亞的自拍》(Self-Portrait with Basquiat),1982年10月4日作。© 2021 Andy Warhol Foundation for the Visual Arts / Artists Rights Society (ARS), New York

    「每位都激發對方以超越下一位。合作似乎毫不費力。這是一種用油漆而非文字進行的實體對話:幽默之感、諷刺評論、深入認識、簡單閒聊通通在油漆和畫筆之中發生。」
    —凱斯.哈林(Keith Haring)
    在《香蕉》中,層次分明的圖像富有兩位藝術家的鮮明畫風:沃荷的公司商標和商店價格與巴斯奇亞的反轉構圖並列對照。巴斯奇亞的香蕉潦圖,以及未受約束的公理和象形文字,偶爾會壓倒沃荷的圖像,揭示了藝術家合作的惡性競爭。凱斯.哈林說過:「與尚.米榭一起作畫並不容易。你必須放棄任何先入為主的主權觀念,準備在幾秒內見證你所畫的被完全蓋上。」 ii 然而,構圖的連貫性掩蓋了他們的相互尊重。巴斯奇亞和沃荷均堅持嚴格的主題詞彙,重新創造消費主義和資本主義的標誌;任何對另一位藝術家繪畫領域的侵入都會突出構圖,而非破壞。《香蕉》是一項極其重要的藝術史合作產物。就像歌劇的編劇和作曲家一樣,沃荷和巴斯奇亞雖然共同作畫,但又彼此獨立地創造一件和而不同的藝術品。

     

    文獻庫片段

     

     

    i Jean-Michel Basquiat, quoted in Dieter Buckhart, ed., Basquiat, exh. cat., Fondation Beyeler, Ostfildern, 2010, p. xxxi.
    ii Keith Haring, “Painting the Third Mind”, 1988, in Andy Warhol: The Last Decade, exh. cat., Milwaukee Art Museum, 2009, pp. 203-204.

    • 來源

      尚.米榭.巴斯奇亞收藏
      蘇黎世 Bruno Bischofberger 畫廊
      現藏者購自上述來源

    • 過往展覽

      卡塞爾,弗里德里希博物館; 慕尼黑,Villa Stuck 博物館; 都靈,里沃利城堡,當代美術館(圖版,第114頁),〈合作 — 沃荷、巴斯奇亞、克萊門特〉,1996年2月4日至1997年1月19日,第125頁(圖版,第61頁)
      的里雅斯特,雷沃爾泰拉現代美術館及市立博物館,〈尚.米榭.巴斯奇亞〉,1999年5月15日至9月15日,第184頁(圖版,第185頁;弗朗切斯科.克萊門特被錯誤地包括為拍品參與者)
      馬德里,雷納索菲亞國家藝術中心博物館,〈沃荷、巴斯奇亞、克萊門特—合作作品〉,2002年2月5日至4月29日,第34、36、101頁(圖版,第35、80頁)
      維也納,奧地利銀行藝術論壇,〈沃荷 / 巴斯奇亞〉,2013年10月16日至2014年2月2日,第50頁(圖版)

    • 文學

      Jean-Louis Prat 和 Bruno Bischofberger 著,〈尚.米榭.巴斯奇亞〉,巴黎,1996年,第383頁(圖版)
      Luca Marenzi 等著,〈尚.米榭.巴斯奇亞〉,米蘭,1999 年,第185頁(圖版)
      Jean-Louis Prat 和 Richard D. Marshall 著,〈尚.米榭.巴斯奇亞〉,巴黎,2000年,第66頁(圖版)
      Leonhard Emmerling 著,〈尚.米榭.巴斯奇亞–1960-1988年:街道的爆發力〉,科隆,2015年,第15、67頁(圖版,第69頁)
      Hans Werner Holzwarth 和 Eleanor Nairne 著,〈尚.米榭.巴斯奇亞〉,科隆,2018年,第394-395頁(圖版)

重要私人收藏

Ο◆12

《香蕉》

壓克力 絲印油墨 油棒 畫布
87 3/4 x 81 3/8 英吋 (222.9 x 206.7 公分)
1984-1985年作

Full Cataloguing

估價
$4,000,000 - 6,000,000 

成交價$4,300,000

聯絡專家

Amanda Lo Iacono
拍賣主管
紐約
+1 212 940 1278

aloiacono@phillips.com

20th Century & Contemporary Art Evening Sale

紐約拍賣2021年6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