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rhard Richter - 20th Century & Contemporary Art Evening Sale Hong Kong Friday, October 6, 2023 | Phillips

建立您的首份清單。

分享及管理拍品的方法。

  • 「我們通過抽象繪畫創造了一種更好的方式來接近既無法看見亦無法理解的事物。」
    ——格哈特·里希特

     

    技藝精湛的格哈特·里希特被譽為 21 世紀最偉大的在世藝術家之一,他模糊了具象與再現之間的界限,持續在重新定義繪畫方面發揮關鍵作用。里希特早因對寫實繪畫和細節的關注而知名,他在 20 世紀 70 年代開始探索抽象繪畫,於 1976 年創作了第一幅《抽象畫》作品。《抽象畫 (456-2)》是里希特非具像作品的早期範例之一,繪製於該系列第一幅作品完成僅四年之後。更重要的是,這件作品的面世緊接藝術家第一幅使用刮板的作品《抽象畫(456-1)》 i,標誌了它在里希特創作生涯中的重要意義和代表性。作品巧妙地結合了即興與編排,展示了藝術家在色彩與技術方面的實驗方法,及其作品無拘無束的本質,這些元素在他之後著名的傑作中亦反覆出現。

     

     

    格哈特·里希特與《鏡子》的工作室合影,1981年,《抽象畫 [浮士德]》,1980年,
    杜塞道夫,1981年
    藝術品:© 格哈特·里希特2023 (0200)

     

    「使用畫筆時你是擁有掌控的。顏料從畫筆中流出,你畫下標記。你可以根據經驗確切地知道接下來將會發生什麼。使用刮板時你就失去了掌控。」
    —— 格哈特‧里希特

     

     

    繪畫為什麼要用畫筆?

     

    八十年代初,繪畫在藝術界重新確立了自己的位置,其振興要部分歸因於新表現主義。在讓-米歇爾·巴斯奎特、朱利安·許納貝、克里斯多福·勒·布倫、葆拉·雷戈等人的帶領下,新表現主義在美國與英國盛行,尤其在德國產生了顯著影響與發展,德國的新表現主義藝術家被稱為「新野獸派」。其中一些新野獸派藝術家包括里希特的同鄉格奧爾格·巴澤利茨和安塞爾姆·基弗,二者都成為了該藝術運動的代名詞。

     

    里希特在這一時期開始嶄露頭角,但他的藝術創作與同輩大相徑庭。儘管巴澤利茨和里希特本各自被視為有影響力的人物(甚至在 1981 年一起參加了一次聯展),「⋯⋯這兩位藝術家截然不同⋯⋯巴澤利茨提倡以新的、粗獷的動勢繪畫回歸具象⋯⋯另一方面,里希特致力於抑制繪畫中的一切情感暗示 ⋯⋯ [並且] 以教授的身份影響了許多來自學院的藝術家,特別是那些對攝影和媒介理論感興趣的藝術家。」 ii

     

    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里希特於 1980 年創作了這件作品。作為一名先鋒人物,里希特最初以實驗性的方式展開《抽象畫》系列的探索,隨著創作的展開,他發現了與同儕的創作迥異的處理油彩的新方法。里希特從十年前對棕色和灰色的關注發生轉向,開始在畫布上採用大膽、明亮的色彩,並通過操縱油彩效果在深度、色調、形式和感知等方面創造變化。

     

     

    左:此次拍品
    右:格哈特·里希特,《抽象畫(456-1)》,1980年 —— 里希特的首幅刮板作品,與此次拍片創作於同一年
     藝術品:© 格哈特·里希特2023 (0200)

     

    值得注意的是,《抽象畫 (456-2)》是里希特創作的第二幅真正的刮板畫。這種不用畫筆進行繪畫的方法亦首創於 1980 年,這對當時的他而言新鮮且陌生。藝術家發現,刮板的刮擦可以讓他把過去作品中以小規模表現的油彩細節放大,這是他首次在《抽象畫(456-1)》摸索出的效果  —— 策展人 Camille Morineau 稱其為「戲劇化放大的擬像」iii,不久後他便繪製了此次拍品。扁平刮板從此成為藝術家實踐的代名詞,也催化了他從利用現成圖像和攝影資料到完全抽象創作的轉向。

     

    里希特用刮板一層層處理不同類型的顏料,刮掉未乾的油彩,使顏色互相混合的同時亦揭露出原本下方的顏色。《抽象畫 (456-2)》中鮮豔的原色色塊從不同方向交織融合,顏料的重疊所激發的高度能量為前景提供了獨特的豐富視覺。這件重要作品創作於里希特職業生涯的關鍵轉折點,被特別收錄於 1982 年在德國各地巡迴展出的展覽〈1976 年至 1981 年的抽象畫 〉,隨展覽出版的圖冊封面及內頁均以全彩印製了此次拍品,它亦被收入 1981 年巴黎市現代藝術博物館的〈今日德國藝術〉展。里希特的作品全集也專門用了兩頁來介紹《抽象畫 (456-2)》,其中一頁用整個版面印製了這件歷史性作品,證明了它的美麗與重要。

     

    〈1976年 至1981年的抽象畫 〉展覽圖錄,封面為此次拍品

     

    之前於同年創作的抽象畫作都留下了藝術家筆觸的痕跡,但刮板卻沒有給我們留下任何里希特的痕跡,而通過工具所施加的柔和按壓及撫平讓顏料得以自由擴散,從而創造出更具動勢的表層。 在 《抽象畫 (456-2)》中,未填充的間隙和污跡構成了最終作品的一部分,讓細碎的黃與紅煥然顯露於大片藍色油彩間。然而正是這些標記使人們將注意力集中於顏色、紋理和層次的互動,精湛地展示了純粹由原色調組成的抽象主題,鼓勵觀眾專注於觀看體驗本身。

     

     

    把畫作留給巧合

     

    「最重要的是,作品絕非盲目的巧合:巧合總是出於預謀,但也總是讓人驚訝。我需要這個巧合才能繼續⋯⋯ 引入一些不一樣的、具有顛覆性的東西。我經常驚訝地發現巧合比我要高明得多。」
    —— 格哈特·里希特,1986年

     

    刮板的使用不但為里希特的多層次實踐提供了新鮮的視角,也給其作品增添了巧合的元素。藝術家保留選擇顏色和手動操控工具的權力,擁有向哪個方向作畫或施加多少壓力的決定權。然而,里希特永遠無法完全控制油彩條紋會如何呈現、是否會出現缺陷。對未知的引入與抽象表現主義畫家傑克遜·波洛克的實踐中激進的「滴水」技術有一定關聯。波洛克與里希特一樣沒有在畫布上留下畫筆的痕跡。他將稀釋的瓷漆甩到地上,讓重力和速度決定其動態繪畫的最終構圖。

     

    傑克遜·波洛克,《一:31號,1950年》,1950年作
    藝術品:© 2023 Pollock-Krasner Foundation / 藝術家權利協會(ARS),紐約

     

    儘管自發性有助於模糊意圖與巧合之間的界限、對里希特的作品至關重要,但藝術家相信在無序中找到結構也同樣重要。波洛克的創作主要基於瞬間迸發的直覺,而里希特則試圖在偶然性與系統性繪畫之間找到平衡。他解釋道:「最重要的是,作品絕非盲目的巧合:巧合總是出於預謀,但也總是讓人驚訝。我需要這個巧合才能繼續⋯⋯才能消除我的錯誤,推翻我的錯誤決策,引入一些不一樣的、具有顛覆性的東西。我經常驚訝地發現巧合比我要高明得多。」iv

     

    《抽象畫 (456-2)》融合了主體性和客觀性、意外和預謀,慶祝出於剎那的創造力、刻意營造的不可控,純粹著力於促成顏料的自發作用而不強調最終構圖。儘管里希特的創作帶有強烈的視覺邏輯,但他使用了出乎意料的工具反複構建層次、破壞油彩表層、甚至阻止最終畫面被預先確定,反而引發了一種久違的具象現實的感覺,這種感覺微妙地懸浮於繪畫的物質表面,調和了繪畫的再現能力與人類感知能力之間的關係。

     

     

    藏家之選

     

    • 生於1932年德累斯頓的格哈特·里希特成長時期伴隨著激烈的政治和文化變革,是一位極具影響力的當代藝術巨擘。1951 年先在德累斯頓美術學院學習藝術,後於 1961年在杜塞爾多夫美術學院習藝。作為當代最重要的藝術家之一,里希特的創作持續探索色彩與形式、抽象與表現之間的關係,是藝術史上最偉大的抽象派巨匠。

    • 在其整個職業生涯中,里希特的「抽象繪畫」引起了許多著名藏家的濃厚興趣 —— 例如,1992年的《抽象畫780-1》被華盛頓國家美術館收藏,1994年的《抽象畫809-3》被泰特現代美術館和蘇格蘭國家美術館聯合收藏。

    • 2021 年,里希特向柏林現代博物館永久借出100 件作品,這些作品將於2026 年博物館開張後於專門展廳中展出。展覽〈格哈特·里希特:給柏林的100 件作品〉最近於2023 年 4 月 1 日在柏林新國家美術館開幕,展期將持續至2026年4月1日。

     

     

    i 格哈特·里希特年表,線上瀏覽

    ii Dietmar Elger, Elizabath M. Solaro 譯,《格哈特·里希特:繪畫中的一生》,2010年,第257頁。

    iii Camille Morineau 引述於〈格哈特·里希特:全景〉,蓬皮杜藝術中心,巴黎,2012年6月6日-9月24日。

    iv 格哈特·里希特,引述於漢斯·烏爾里希·奧布里斯特編,《格哈特·里希特:日常繪畫創作——1962—1993年間的寫作》,倫敦,1995年,第159頁。

    • 來源

      慕尼黑,Fred Jahn 畫廊
      漢堡,戴特·迪辛收藏
      紐約,佳士得,2004年11月11日,拍品編號182
      現藏者購自上述拍賣

    • 過往展覽

      巴黎現代藝術博物館,〈今日德國藝術〉,1981年1月17日-3月8日
      比勒菲爾德美術館;曼海姆藝術協會;慕尼黑,Fred Jahn 畫廊,〈格哈特‧里希特。1976-1981 抽象畫〉,1982年1月10日-6月26日,第63頁(圖版,第36頁,封面)
      杜塞道夫美術館;柏林,新國家美術館;伯恩藝術展廳;維也納,二十世紀博物館,〈格哈特‧里希特。1962-1985 抽象畫〉,1986年1月18日-9月21日,第392頁(圖版,第231頁)
      倫敦,泰特美術館,〈格哈特‧里希特〉,1991年10月30日-1992年1月12日,第79頁(圖版)
      巴黎現代藝術博物館;波恩,德國藝術展覽大廳;斯德哥爾摩,當代美術館;馬德里,索菲婭王后國家藝術中心博物館,〈格哈特·里希特〉,1993年9月23日-1994年8月22日,編號774-1,第177、182頁(圖版,無頁數)

    • 文學

      Dietmar Elger 著,《格哈特‧里希特: 作品編年集,第3集:編號 389-651-2(1976-1987年)》,奧斯特菲爾登,2013年,編號456-2,第180頁(圖版,第181頁)

    • 藝術家簡介

      格哈特‧里希特

      German • 1932

      Powerhouse painter Gerhard Richter has been a key player in defining the formal and ideological agenda for painting in contemporary art. His instantaneously recognizable canvases literally and figuratively blur the lines of representation and abstraction. Uninterested in classification, Richter skates between unorthodoxy and realism, much to the delight of institutions and the market alike. 

      Richter's color palette of potent hues is all substance and "no style," in the artist's own words. From career start in 1962, Richter developed both his photorealist and abstracted languages side-by-side, producing voraciously and evolving his artistic style in short intervals. Richter's illusory paintings find themselves on the walls of the world's most revered museums—for instance, London’s Tate Modern displays the Cage (1) – (6), 2006 paintings that were named after experimental composer John Cage and that inspired the balletic 'Rambert Event' hosted by Phillips Berkeley Square in 2016. 

      瀏覽更多作品

顯赫歐洲收藏

11

《抽象畫(456-2)》

款識:456/2 Richter 1980(畫背)
油彩 畫布
65.3 x 80.3 公分 (25 3/4 x 31 5/8 英寸)
1980年作

Full Cataloguing

估價
HK$7,500,000 - 12,000,000 
€902,000-1,440,000
$962,000-1,540,000

成交價HK$11,340,000

聯絡專家

蘇琬婷
晚間拍賣主管暨專家
+852 2318 2027
danielleso@phillips.com
 

20th Century & Contemporary Art Evening Sale

香港拍賣 2023年10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