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ristina Quarles - 20th Century & Contemporary Art Evening Sale in association with Yongle Hong Kong Thursday, December 1, 2022 | Phillips
  • 「我真的很熱衷於探索從自己的身體向外看的感覺。我經常將這些作品稱為肖像畫,但從這些肖像畫中你看到的不是人的身體——而是生活在自身身體裡的感覺。我的作品表現的是當一個人能夠真正存在於其自身所有矛盾與複雜性當中時,所體驗的親密性時刻。」
    —— 克里斯蒂娜·夸爾斯 

      

    克里斯蒂娜·夸爾斯的作品以其迷幻的色調、變形的人物和割裂的視覺平面為特徵,致力對人體的抽象形態及身體內部的生理體驗進行探索。若將夸爾斯放置於傳統繪畫流派的脈絡中,她那獨特的、曖昧的具象風格毫無疑問是對傳統的一種挑釁。通過將觀眾的感知碎片化,夸爾斯對種族、性別和性取向如何交叉形成複雜的身份議題提出拷問。 2016年作的《我只能感覺到觸碰我的東西》是這位藝術家的早期作品的典範,創作於她在耶魯藝術學院攻讀藝術創作碩士的最後一個學年。

     

     

    此次拍品細節,於藝術家Instagram帳戶上記錄
    攝於耶魯大學,2016年

     

     

    在夸爾斯作品中,標題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標題中經常可見對詩歌和歌詞的間接或直接引用。夸爾斯的作品標題總是用非規範的語音拼寫方式——例如在此次拍品中便使用「whut」代表「what」——以此為觀眾提供單詞或短語形式的多種閱讀方式,而拼寫方式本身往往帶有其社會政治語境。正如藝術家所解釋:「我在作品標題所使用的語言需要想像或回憶的參與才完整。我覺得這樣能把作品開放給觀眾以對某個詞的解讀或相關記憶解讀,而任何讀到這個詞的人都有其具體解讀方式,這就是我喜歡將語言融入繪畫的原因。」i

     

     

    試探性的觸碰

     

    「我只能感覺到觸碰我的東西
    感覺在觸摸中我能看到
    更佳的存在狀態
    誰有權利
    質疑我能做什麼?
    我感覺我應該觸摸真實的東西
    只有我感覺到的東西」

    —— Jethro Tull《Son》歌詞

     

     

    Jethro Tull《Son》歌曲原聲

     

     

    《我只能感覺到觸碰我的東西》的畫面飽含觸碰感,前景的黃色人物將一根手指伸向畫框,像是一種試探性的接觸。作品右部刻畫了纏綿一刻,沐浴中的人物彼此依偎正在冒泡的紫紅色水池中,而一顆溫暖的橙色太陽慢慢地落入背景的群山之間。

     

     

    此次拍品細節

     

     

    夸爾斯的角色是對固有身體概念的探索,她筆下的人物支離破碎、模棱兩可又錯綜相連。藝術家採用了一系列技巧來勾勒每一板塊與區域,反映出多重故事情節。在此次拍品中,黃色人物的頭和腳伸出了畫框、背景人物的部分身體則隱藏在水下,她們的四肢被粉紅色水面劃分得支離破碎。這些人物以不可能的姿勢扭曲及交纏,表現了夸爾斯對身體與空間的關聯性、對身體觸碰這一主題的多種可能性的關注。身體、空間和畫框之間的模糊界限創造了藝術家所描述的「多重親密體驗與觸碰的感覺」ii

     

     

    用顏料描述身體

     

    「我將使用分裂和遏制的元素來表達我在一具帶有性別化或種族化的身體中的存在感。並試圖在任何經歷或環境中表達這種情感共振。」
    —— 克里斯蒂娜·夸爾斯

     

    夸爾斯的畫作源自她作為一名跨種族酷兒女性的個人生活經歷,是對自我內部的二元性的探索。她用獨特的曖昧具象風格及拒絕單一化描述、擁抱多樣性,以多面向的視角為傳統繪畫流派賦予新的語境。夸爾斯將畫布的邊緣比作身體的邊緣,挑戰了傳統意義上的限制與界定:「人物的構圖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畫框的邊緣,畫框的邊緣與身體的邊緣一樣是一種限制,兼備完全的隨意性和極端的真實性。」iii

     

     

    法蘭西斯·培根,《人體研究》,1975年作
    圖片:©弗朗西斯培根莊園。 保留所有權利,DACS/Artimage 2022。照片:Prudence Cuming Associates Ltd,藝術品:© 2022 法蘭西斯·培根遺產/藝術家權利協會(ARS),紐約

     

    夸爾斯令人回味的肖像畫描繪了模糊不清的面部特徵與交織纏繞的軀幹與四肢,讓人想起弗朗西斯·培根那扭曲與曖昧的審美。培根的肖像畫展示了精湛的繪畫技藝,充滿情感與心理張力,描繪了畫中人的內心動盪與深切慾望,如《人體研究》中所見。在描繪人物形象時,培根利用不同密度的顏料和交織的平面來確定構圖——夸爾斯也繼承了這些技巧。

     

     

    左:多蘿西婭·唐寧《On Time Off Time》,1948年作
    圖片:©現代藝術博物館,紐約/Scala,佛羅倫薩,藝術品:© 2022 The Destina Foundation / 紐約藝術家權利協會(ARS),紐約
    右:此次拍品

      

    夸爾斯在作品中將平面與三維空間並置,這些表現流動性的肖像亦讓人想起超現實主義作品的風格與構圖元素,例如多蘿西婭·唐寧的《On Time Off Time》。唐寧在亞利桑那州沙漠環境中生活時創作了此畫作,作品描繪一座房子的木製地基,畫面背景是荒蕪的景觀,滾滾濃煙與烈焰從兩邊升起。與唐寧的這幅作品相似,夸爾斯利用一條對角線從左下角到右上角區分畫面的前景和背景。兩位藝術家都使用了以矩形平面表現的地板和天空來深化這一視角。

      

    近看其他當代女性藝術家,路易絲·邦內和莎拉·斯拉佩都關注具象創作,且都在其肖像畫中描繪扭曲與交纏的四肢。如斯拉佩的《黑色珍珠II》和邦內的《游泳者》中所體現,兩位畫家在處理人物特徵時毫不掩飾她們的大膽,但她們的作品在視覺呈現上都不乏幽默。

     

     

    左:拍品編號32,莎拉·斯拉佩,《黑色珍珠 II》,2020年作
    富藝斯香港晚間拍賣,2022年12月1日
    估價:HKD300,000 - 500,000

    右:拍品編號31,路易絲·邦內,《游泳者》,2016年作
    富藝斯香港晚間拍賣,2022年12月1日
    估價:HKD400,000 - 600,000

     

    邦內與夸爾斯一樣擁有平面設計背景,但她的審美更加俏皮:邦內偏好誇張的手法,其作品在優美與怪誕之間徘徊。另一廂,斯拉佩的創作成品更為超現實。斯拉佩的作品以既充滿誘惑又令人反感的策略來對抗男性凝視,摒棄了女性氣質的局限,和夸爾斯一樣致力於探索在女性身體中生活的感覺。

     

     

    藏家之選

     

    洛杉磯當代藝術家克里斯蒂娜·夸爾斯在1985年出生於芝加哥,2007年在漢普郡學院獲得學士學位,在那裡她學習哲學和純藝術,其後於耶魯大學獲得碩士學位。

     

    夸爾斯在2022年第59屆威尼斯雙年展上展出了多幅畫作。她同時在紐約豪瑟沃斯畫廊舉辦個展〈24天裡,太陽將於晚上7點降落,〉剛剛於2022年10月29日閉幕,是藝術家於2021年加入該畫廊以來的首次展覽。夸爾斯現被豪瑟沃斯與倫敦Pilar Corrias畫廊共同代理。

     

     

    克里斯蒂娜·夸爾斯在威尼斯雙年展上談論自己的創作,2022年

    影片來自Illumina Film

     

     

    夸爾斯近期的其他個展包括:西雅圖弗萊伊美術館,2022年;芝加哥當代藝術博物館,2021年;South London畫廊,2021 年; 北京X美術館,2021年——藝術家在亞洲的首場展覽;上海池社,2019年,等等。

     

    克里斯蒂娜·夸爾斯的作品也進入了全球知名公共收藏機構,包括巴黎蓬皮杜藝術中心、紐約所羅門·R·古根海姆博物館、華盛頓特區赫希洪博物館和雕塑花園、洛杉磯當代藝術博物館和倫敦泰特現代美術館。

     

     

    i  克里斯蒂娜·夸爾斯,引述自Jareh Das,《不舒服地坐下:Jareh Das採訪克里斯蒂娜·夸爾斯》,《Bomb Magazine》,2021年7月21日,載自網絡

    ii  Claire Voon,《克里斯蒂娜·夸爾斯所畫的我們感覺自如的複雜與親密時刻》,《Artsy》,2020年4月15日,載自網絡

    iii  克里斯蒂娜·夸爾斯,引述自Diane Solway,《2018年你一定要知道的六位新銳藝術家》,《W 雜誌》,2017年5月12日,載自網絡

    • 來源

      邁阿密,David Castillo 畫廊
      邁阿密私人收藏
      現藏者購自上述來源

    • 藝術家簡介

      克里斯蒂娜·夸爾斯

      As a queer woman born to a black father and a white mother, Christina Quarles has developed a worldview defined by multiplicity. Often misrepresented as a white woman in life, Quarles creates work that confronts ideas of race, gender, and queerness. The highly expressive human forms of Quarles’s paintings hover between figuration and abstraction, paradoxically occupying both spaces at once. By incorporating the contradictions of identity into her painting, Quarles has developed an art form defined by energized formal inventiveness and semi-pictorial abstraction that has been likened to the early work of Arshile Gorky and Willem de Kooning, breathing new life into the historical legacies of their work.  

      Quarles was born in Chicago, Illinois in 1985 and was raised in Los Angeles, California. She completed her BA at Hampshire College in 2007 and earned her MFA at Yale University in 2016. Today, Quarles lives and works in Los Angeles with her wife.  

       
      瀏覽更多作品

5

《我只能感覺到觸碰我的東西》

款識:Christina Quarles 2016(畫布邊緣)
壓克力 畫布
195.6 x 243.8 公分 (77 x 95 7/8 英寸)
2016年作

Full Cataloguing

估價
HK$900,000 - 1,200,000 
€111,000-148,000
$115,000-154,000

成交價HK$2,772,000

聯絡專家

雪鸞
晚間拍賣主管暨專家
+852 2318 2026
CharlotteRaybaud@phillips.com

20th Century & Contemporary Art Evening Sale in association with Yongle

香港拍賣 2022年12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