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沐浴在色彩、紋理、線條、形式、構圖、節奏、跡痕和擾動之間的對話中」— 賈黛·法多朱蒂米
出生於倫敦的畫家賈黛·法多朱蒂米目前正受到藝術界的觀注,她被譽為是一股不可忽視的藝術力量,她的畫作充滿了活力和情感,富有表現力。年僅28歲的她在從倫敦皇家藝術學院畢業後的短短四年裡,已經獲得了三家畫廊的代理,並有幸在不同藝術機構中舉辦個展,其作品同時被全球著名的博物館收藏--包括倫敦泰特博物館,她是博物館收藏中最年輕的藝術家。《隱蔽性:因缺乏陰影所產生的必要條件》是她首次出現在亞洲拍場上的作品,這件作品是藝術家強烈的圖像觸覺和畫意的最好例子,展示了法多朱蒂米精湛的痕跡創作技法,打破了對其媒介的所有限制。
規模宏大的《隱蔽性:因缺乏陰影所產生的必要條件》一作,自信、蜻蜓點水式的筆觸組成的色彩在畫布表面噴發,閃爍著電光石火的色調,在前景和背景之間搖擺不定,似乎沒有盡頭。成片的翠綠、湛藍和蜜橘色在作品畫面迴盪,像經過編排的挑逗性的繪畫動勢一般。作品並且通過渺茫的大氣描寫來玩弄觀眾的感知。首先通過刷、推和塗抹來建立色層,然後再刮掉,藉此法多朱蒂米創造了一個多層次的、沉浸式的畫面,讓觀眾參與當中的內省深度對話,深入探討身份和對自我認同的追求,這是藝術家催眠式藝術實踐的核心。
「我認為我們可以把很多情緒轉化為顏色,也可以從按照字面意思理解。我一直在思考談論身份的意義為何,或者質疑談論身份的意義...... 我們都是不斷波動的顏色」— 賈黛·法多朱蒂米
擁抱她自然隨心創作的傾向,法多朱蒂米經常於深夜在工作室裡播放音樂快速而爆發式地創作。正如《時尚》雜誌所稱讚:「我們幾乎可以想像她的身體在構成這些傑作的生動筆觸中的喧囂動態」i。她從各種來源中獲得靈感,她位於倫敦的工作室充滿了各種物品、織物、日本動漫、圖畫和文字--所有這些都喚起了懷舊的記憶,從而使她的作品具有自我超越的能力。事實上,當藝術家搬進這個更大的創作空間時,她特意把它設計得像她的臥室,因為「熟悉的環境一直在激起[她的]創作衝動」 ii。
「我的很多作品都疊加在我是什麼,或者我是誰的議題上。或者關於一件事情應該是或不應該是什麼。」 — 賈黛·法多朱蒂米
雖然這幅畫肯定是位於一個高度抽象的領域,但一如眾多影響法多朱蒂米的女性抽象藝術家,例如菲比·昂溫和艾米·西爾曼,她們的作品均摻雜著偽裝具象的暗喻。同樣地,她處理顏料的風格化手法也類似於受人尊敬的美國抽象表現主義藝術家威廉·德·庫寧的技法,或者較近期的英國畫家塞西麗·布朗。正如德·庫寧鬱鬱蔥蔥和感性的畫作將身體和風景融為一體,以及布朗暗示的具象元素和豐富色彩互相呼應的精巧油畫,法多朱蒂米採用富有表現力風格來演繹敘事,藉此來模糊流派之間的界限。她甚至指出,她在她所有的作品中都隱藏了特定的個人典故,從而為作品引入了一個遊戲面向,邀請觀眾帶著這個想法去研究細節。
因此,這幅畫中重複的形式和戲劇性光影兩者的相互作用可以被詮釋為對大自然的想像,並且在紛繁的形態中發掘出各種形象的元素。例如我們可以看到深藍色的線條極富表現力,快速、自信的筆觸在畫面中央層層疊疊,讓人聯想到湧動的瀑布,落入下面冒泡的米白色圓潤痕跡。同時,散落在各處的橙色和銹黃色圓點似乎幾乎像秋天的落葉一樣漂浮著,它們的色調讓人聯想到季節的變化和時間的流逝。法多朱蒂米地使用戲劇性的明暗對照,無疑地以一種莊嚴崇高的方式增加了作品的深度和複雜性,從而強調了整體效果。
拍品31 -朱德群,《黎明之光》,1998年作
估價 $2,800,000 – 3,800,000 港元 / $359,000 – 487,000美元
這種對法多朱蒂米抽像風景的詮釋與華裔法國畫家趙無極和朱德群的作品之間可以進行饒有意義的比較,他們將中國傳統的書法和水墨畫的技術與西方抒情抽象的自由、動態畫法相結合。例如第31號拍賣品 ─ 朱德群1998年的《黎明之光》即展示了這種相似性,朱德群通過淡黃色、青翠的綠色、藍寶石和海軍藍,創造了豐富的抽象線條和形式的層次,也暗示了自然界的偶然時刻,尤其是海洋、山區和水生環境。雖然法多朱蒂米的跡痕更加清晰,與喜歡混合用更粗的畫筆和更柔和的顏料的朱氏形成對比,但兩件作品都散發著白熾的光芒,顯示出每位藝術家對色彩理論和構成的熟練理解。
儘管她承認她喜歡看窗外的風景,而不是渴望在室外創作,但環境確實對她的創作過程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她透露說「它對[她]的情緒影響很大」。在2017年對《大象》雜誌的採訪中,法多朱蒂米談到了身份和自我認同的主題如何與她周圍的環境有關,她回憶說,「作為一個孩子,[她]總是討厭在陽光下,害怕改變[她]的外表,或曬黑,以防這將使[她]不那麼美麗,或成為一個不同的人」iii。這一啟示標誌著與本作品的標題「隱蔽性」的聯繫。當這個謎語被破譯時,它暗示了圍繞著庇護所和保護的想法,以及有時需隱藏起來的能力,這些是由於缺乏遮蔽時而產生的一個必要條件。
與此同時,法多朱蒂米也是一位出色的作家,寫作在她的創作過程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她把寫作作為表達抽象思想的另一種方式,她的文本高度充實、無拘無束、揭示著原始情感,與她的繪畫平行存在同一水平。這體現在她的命名過程中,她解釋說她的標題是「率性自然的聯想,所以當[她]創作時,如果有一個句子或一個詞出現在腦海中,或讓[她]想起什麼,或浮現了[她]在過去說的什麼,這些通常會成為作品的標題」iv。雖然含糊不清,但標題《隱蔽性:因缺乏陰影所產生的必要條件》可以理解為法多朱蒂米將自己傳達畫作的概念的另一種手段,從而為強烈的感情和詩意增加了另一層含義。
法多朱蒂米2015年學士畢業於倫敦斯萊德美術學院,並於2017年獲得皇家藝術學院的碩士學位,在那裡她獲得了海因繪畫獎。令人刮目相看的是,年輕的她已經在重要的國際藝術機構舉辦個展,她即將在邁阿密當代藝術學院(2021年)、東京Taka Ishii畫廊(2021年)、德赫普沃斯美術館(2022年)和都靈的桑德雷托·雷·雷鲍登戈基金會(2022年)舉辦個展。她的作品還入選了著名的2021年利物浦雙年展,該展覽於3月20日至6月6日舉行。
她的作品被倫敦泰特美術館、德赫普沃斯美術館、邁阿密當代藝術學院、明尼阿波利斯當代藝術博物館的沃克藝術中心、哈林畫室博物館和馬里蘭州巴爾的摩藝術博物館收藏。藝術家的作品由倫敦的Pippy Houldsworth畫廊、科隆的Gisela Capitain畫廊和東京的Taka Ishii畫廊代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