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奈良美智

聚焦奈良美智

奈良美智的作品融合了日本的視覺傳統和西方流行文化,塑造出可愛又複雜的人物,並且擁有強烈豐富的情感,他從多種藝術傳統中,創造出最具個人獨特風格的肖像畫。

奈良美智的作品融合了日本的視覺傳統和西方流行文化,塑造出可愛又複雜的人物,並且擁有強烈豐富的情感,他從多種藝術傳統中,創造出最具個人獨特風格的肖像畫。

奈良美智《知慧熱》, 1999年作。估價10,000,000-15,000,000港元。
十世紀及當代藝術晚間拍賣, 香港。

備受追捧的藝術家奈良美智,是日本獨具影響力的新波普主義領袖之一,他最出名的作品反映了成長於日本戰後經濟騰飛時期的藝術家們的共同經歷。奈良的作品具備在西方流行文化洪流中對身份的探尋,融合了日本的視覺傳統和西方流行文化來塑造可愛又複雜的人物,並且擁有強烈豐富的情感。如今,奈良塑造的人物形象已如安迪·沃荷(Andy Warhol)的絲網印刷肖像以及李奇登斯坦(Roy Lichtenstein)的本戴點般被塑造成英雄角色一樣,具有極高的識別度。今季,富藝斯香港將呈獻奈良美智不同類型的創作,橫跨不同媒介和創作時期。

奈良美智出生於弘前市,一個日本鄉下的小城鎮,以江戶時期的建築和櫻花聞名。作為家中最小的孩子,父母謀生忙碌,他經歷了一段非常孤獨的童年,只有想像力、漫畫書和家裡的寵物陪伴左右:「我當時很孤獨,音樂和小動物給我帶來極大的安慰」他承認道。「我可以和動物沒有語言的交流,比和人用語言交流更好」)。從愛知縣立藝術大學畢業後,奈良前往德國求學,在杜塞多夫藝術學院完成6年的學徒生涯,當時導師是新表現主義畫家 A.R. 彭克 (A.R.Penke) ,之後於1994至2000年期間他在科隆建立工作室。在德國的語言障礙讓奈良重新墜入自童年後便很少經歷的獨處時光。

我只要將小朋友與動物視為另一個我,這讓我就好像能夠離開熟悉的日本,並將自己從周圍熟悉的環境中解放出來。
— 奈良美智

為尋求寬慰,奈良開始在藝術創作中深入發掘自我潛意識的深度,並將他在德國時期感受到的強烈疏離感,呈現在他經典的悶悶不樂的孩童畫像中。寬寬的眼睛,乍看天真無邪,帶有 'kowa kawii' 特質的醜萌小孩,姿態令人想起奈良兒時看的動畫和漫畫,同時具有一種緊張與不安的感覺,令人聯想到日本傳統的阿多福(Otafuku)和阿龜(Okame)面具。在他們發著光,近乎滑稽的臉上帶有一種叛逆—孩子般的對抗;有時又展現出青春期獨有的憂愁。這段自省時期的記憶對奈良頗有意義,使他恢復了幾乎被遺忘的「一種真正的自我」。

知慧熱是奈良美智在拍賣市場上極其罕見的帆布畫系列,屬於藝術家遊學德國時期,建立的獨特抒情和形象語言最成熟的案例。《知慧熱》於1999年在紐倫堡美術館的群展《忘記球繼續玩耍-當代藝術中的孩童圖像》中亮相,展覽主要關注藝術中反映出的孩子和童年,包含了來自15個國際藝術家的作品,包括朱利安.奧培(Julian Opie)、 保羅·麥卡錫(Paul McCarthy),、馬丁·基彭貝爾格(Martin Kippenberger)。童年的過程常充斥着相互矛盾的概念:純粹烏托邦和失落天堂,成長的痛苦以及夢想和希望的救贖,成為了介於虛構和現實之中近乎虛擬的空間。奈良在《知慧熱》中探討的童年之痛,這種痛苦覆蓋了全部,奪走了其他所有的想法,正如其藏家回憶起奈良對這幅作品的解釋是:「痛苦即一切,沒有別的外在世界或者環境。」在奈良動人的童年肖像中,孩子的臉覆蓋著諾大的畫布,瞇着豆豆眼,微微皺眉並撅着嘴,陷入思考地望向外面。富有情感,如夢般的狀態,在隱約的稀薄與半透明的塗層下強化,這種技法讓人想起了知名的藝術家彼得·多伊格(Peter Doig),多伊格隨後成為了杜塞多夫藝術學院的導師。

奈良美智《旋轉輪》1994年作。估價2,000,000-3,000,000港元。
十世紀及當代藝術和設計日間拍賣, 香港。

另一拍品《旋轉輪》運用柔和的淡色系描繪看似天真無邪的孩童,是奈良最受讚譽的孩童肖像作品中的典範。該作品創作於1994年,小女孩的額頭彷彿在發光,加上充滿了浮世繪風格的傾斜眼睛,柔和的鼻子和略微下垂的嘴巴,構成了本作品的框架。雖然這種細膩的美學使人聯想到日本傳統水墨畫對虛無的表達,但奈良美智的影響卻深遠,包括兒童文學經典,如安托萬·聖艾修伯里(Antoine de Saint-Exupéry)的《小王子》,以及1940年代和1950年代的日本童話。乍一看表面上天真無邪,同時又帶著對抗和頑皮,令人回想起共同的童年回憶,完美詮釋了奈良最經久不衰的主題魅力。

奈良美智《樅樹小姐》(局部)2012年作。估價3,500,000-5,500,000港元。
十世紀及當代藝術晚間拍賣, 香港。

奈良美智在充滿變數與不確定的環境中,產生對恆久的一絲渴望;這一渴望創造了《樅樹小姐》,出自奈良在橫濱美術館2012年展覽「有點像你有點像我」的鑄銅雕塑系列。與奈良招牌的凶狠小孩形象不同,這件作品帶著內斂姿態,其靜思凝想狀與慈悲靈性,讓人想起七世紀的《百濟觀音》、地藏王菩薩塑像等佛像的寧靜祥和,而本拍品及同系列其他作品,均鑄於日本富山的佛像鑄造廠。奈良以嘗試將畫中表現的複雜情感移轉到更具體的媒材上,將這些稍縱即逝的情感永久保存下來。與奈良的畫做相同,他不使用任何模特,完全以獨特的想像力,純粹地表達其藝術精神。

奈良美智《樅樹小姐》2012年作。估價3,500,000-5,500,000港元。
十世紀及當代藝術晚間拍賣, 香港。

這件作品也有獨特的個性,高近七尺的《樅樹小姐》莊嚴而不突兀。近似阿爾伯托·賈克梅蒂(Alberto Giacometti)的雕刻技巧,奈良任由自己「隨心所欲地雕刻」,以表面帶有刻痕的圓錐形頭髮,讓觀眾得以洞察創作過程並提供觸覺感知,充溢親密感。作為這一代當之無愧的著名藝術家之一,奈良美智曾在國際性藝術機構舉辦展覽,其作品亦被許多機構所永久收藏,而《樅樹小姐》展現其成熟、精煉的藝術風格,巍然出眾地傳遞藝術家的內省和探索,並將我們引入他所創造的有形與無形之間的語境中。

奈良美智《浪遊浮世系列(十六張一組)》1999年作。估價800,000-1,200,000港元。
十世紀及當代藝術和設計日間拍賣, 香港。

《浪遊浮世系列》中,藝術家從十六件著名的日本傳統浮世繪木刻版畫取材,再加上個人的詮釋。浮世繪盛行於江戶時代(1603-1866年),畫師捕捉了都市生活的燈紅酒綠與及時行樂的生活態度,描繪相撲力士、遊女、武士、藝妓以及其他文學或民間故事角色。奈良結合傳統美學與自身見解,訴說另一組奇特故事並重新詮釋,譬如將鳥高齋榮昌(1700年代)的著名藝妓白露頭像,換成調皮小孩的模樣,又將藝妓的髮簪變成滴血的釘子。這些變奏的版畫有的詼諧,有的批判社會,畫中主角以奈良的招牌卡通風格呈現,可愛的臉上顯露叛逆、憂傷或迷惑的表情。正如同這批作品所呈現之趣味性,透過這些主題,奈良激發了觀者的想像力,也成功獲得美術館、收藏家及全世界忠實擁護者的愛戴。